相信很多新手葡萄酒收藏家一開始都會有一個煩惱,那就是要如何長期保存葡萄酒才能讓它不變質,保證最佳口感。葡萄酒如果儲存不恰當是會腐敗變質的,花了這么多的錢去購買,卻在儲存方面上出問題,那確實太可惜了,下面小編教你如何打造最佳家庭葡萄酒儲藏室。
葡萄酒是個嬌貴東西,要保存起來不那么容易。這是因為葡萄酒是“活”的,裝到瓶中之后還會繼續(xù)變化,其他任何酒,不管是中國的白酒、法國(France)的白蘭地,還是蘇格蘭的威士忌,裝到瓶子里就沒有什么繼續(xù)發(fā)展的空間了。
日光下6個月葡萄酒會變質
所有保存條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溫度和光照。葡萄酒最佳的保存溫度應該是13℃左右,曾經有學者做過專門的分析,認為理想溫度是12.8℃,這有一點太絕對化了。溫度最好要保持恒定,變化很大的溫度,對酒也不利。而光線中的紫外線對于葡萄酒的成熟和老化也有很大影響。暴露在強烈日光下6個月足以導致葡萄酒變質。
濕度本身對于葡萄酒的成熟并沒有太多影響,不過濕度影響軟木塞,過于干燥的環(huán)境會讓軟木塞干燥,輕則開瓶時遇到麻煩,重則失去密封功能,讓酒氧化。而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則容易在瓶口滋生霉菌。至于振動對于酒的影響,專家們則是各執(zhí)一詞,有人認為振動會加速化學反應的速度,對于葡萄酒成熟過程一定是有影響的,而另有人做過專門測試,將紅葡萄酒置于振動臺上搖晃3年,酒居然與正常存放的葡萄酒喝起來沒有什么不同。
至此,一幅理想保存環(huán)境的畫面已經被勾勒出來:10℃~18℃恒溫,避光,避震,無異味,濕度70%左右,酒瓶臥放。有了保存條件,下面就看如何去滿足了。
1、挖十幾米深的酒窖
最理想的保存環(huán)境當然是一個像模像樣的酒窖,這酒窖曾經是酒廠生產葡萄酒、陳釀葡萄酒的重地。對于酒廠來說,這是葡萄酒誕生的地方,把葡萄酒放到酒窖里,就如同讓葡萄酒重歸母體一樣,必然是對葡萄酒最好的照顧了。
就是為了模仿這酒莊中酒窖那原始的母體般的感覺,在各個地方也開始建造類似的酒窖,有的建在山洞,有的建在隧道,有的深挖于地下,有的高聳于地上。地下的酒窖是天然的保溫箱,控溫控濕都很容易,尤其是在歐洲,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根本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就可以達到理想的保存環(huán)境。換個地方,比如北京、上海乃至炎熱的臺北、香港就不行了,不挖個十幾米深,根本沒有效果。有些酒窖還是地上的,那就更需要借助外力,比如安裝制冷系統(tǒng)和加濕器來調節(jié)溫濕或者在外墻上安裝特別的保溫材料。地下酒窖雖然保存狀況理想,但是通風條件不利,如果家有酒窖新建成,一定要小心裝修材料的氣味。要么選用絕對沒有異味、沒有污染的裝修材料,這如同說軟件沒有Bug一樣不切實際;或者就要在酒窖修好后長時間讓酒窖通風,把有害氣體盡可能地排除干凈。

2、酒柜不是冰柜
玩兒什么東西都有一個標志,葡萄酒也是一樣,有個理想的地方放酒,才算是正式開始玩兒葡萄酒了。知道地皮越來越貴,哪兒還找一個地下室當酒窖去?小康之家沒有太大奢望的話,不蓋酒窖整個恒溫酒柜也算是對得起自己那些酒。
要說到酒柜,表面兒上看起來跟一個大冰箱差不太多,不濟的是還是單開門兒的。不過說起這內部構造,酒柜和冰箱比就差別很大了。
酒柜和冰箱有本質的區(qū)別,酒柜的保溫材料要比冰箱厚,制冷功率較低,制冷柔和而緩慢,不僅有利于溫度恒定,而且不會抽走濕氣。酒柜的控溫系統(tǒng)更加精確,能夠保證溫度變化在正負1℃的范圍內。酒柜的制冷采取帶有避震系統(tǒng)的壓縮機,壓縮機啟動和工作過程中,不會有一絲振動傳遞到里面存放的葡萄酒上面;對于一些小容量的酒柜,還有
采用半導體制冷的,根本取消了制冷系統(tǒng)中的運動部件。
酒柜的根本問題在于解決恒溫、恒濕和避震的問題,至于換氣嗎?你認為自己一個星期還不會打開一次這酒柜的門嗎?
通過上面的介紹,不知道你還會不會為如何保持葡萄酒最佳口感而煩惱呢?葡萄酒并不像白酒那樣,白酒在儲存方面是沒有那么多講究的,而葡萄酒儲存既要考慮溫度,又要考慮陽光和位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