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杜康解憂,李白喝四斤酒,照樣寫詩,陶淵明更是嗜酒如命,武松更是一連喝了十八碗。這古人咋就這么能喝呢?好像千杯不醉的樣子。

在喝酒這件事上,其實現(xiàn)代人同樣不枉多讓。平時我們?nèi)ゾ蹠?,常會遇到一些朋友,有著一副怎么喝都不會醉的樣子。但更多的人是不太能喝的?ldquo;一杯倒” 的人也見慣不慣。
那么問題來了,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酒量真的能靠多喝練出來嗎?

其!實!并!不!能!酒量的高低,由基因決定,換句話說就是,你的酒量在一出生就已經(jīng)注定了!我們所說的「酒量」,其實就是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一般來說,酒精在體內(nèi)的代謝過程經(jīng)歷3個步驟:
第一步,乙醇進入肝臟后,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代謝得到乙醛;
第二步,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轉(zhuǎn)化成乙酸;
第三步,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部分為人體吸收,剩余的則隨尿液排出體外。

在人體中,都存在數(shù)量基本相等的乙醇脫氫酶,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所以說酒量主要取決于肝臟里「乙醛脫氫酶」的數(shù)量。

有些人天生對酒精過敏,有些人一喝酒就臉紅,就是因為他們體內(nèi)天生缺乏乙醛脫氫酶,喝進肚的酒精沒有辦法代謝,身體自然是各種不舒服。嚴重的話甚至還會產(chǎn)生惡心想吐、頭暈腦脹、昏迷不醒等醉酒癥狀,這樣的人,無論怎么苦練,酒量就在那兒,不增不減!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我身邊有不少老朋友,以前喝一瓶啤酒都要吐。工作幾年后,別說喝一瓶啤酒了,一個人干掉一箱啤酒都完全是小case。

這些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么回事?
練酒量用科學語言叫做「酒精耐受」,即相同量的酒精,對身體功能和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會越來越輕微。我們身體有很強的適應性,隨著飲酒次數(shù)和量的逐漸增加,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慢慢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酒精耐受。

酒精耐受又分為功能性耐受和代謝性耐受:
功能性耐受是指喝酒后,身體尤其是大腦和神經(jīng),對酒精變得越來越不敏感,導致原來酒精對人產(chǎn)生的暈眩、興奮等作用表現(xiàn)不明顯。此時身體的解酒能力并沒有變強,但人會覺得比以前更能喝。
代謝性耐受是指身體在長期的酒精刺激下,代謝酒的能力變強了。它不是通過改變大腦感覺,而是通過改變肝臟中酶的活性,使乙醇→乙醛→乙酸這個代謝過程變快,酒精因此能更快地從體內(nèi)排出去,降低對于各大器官的損害。
不過,我們雖然能通過多喝酒來提高「酒精耐受」的能力,但無法彌補天生的基因缺陷。
既然注定無法“千杯不醉”,怎樣才能避免喝醉呢
一、空腹莫飲酒
喝酒前先吃點青菜、豆制品、肉類、牛奶或酸奶墊墊肚子,不但能夠延緩身體對酒精的直接吸收,還能促進酒精分解,并在胃壁形成保護膜,減少酒精進入血液達到肝臟,降低酒精的損害。
二、切莫大口猛喝
喝酒不宜過快過猛,應當慢慢喝,讓身體有時間分解體內(nèi)的酒精。在酒桌上罰酒數(shù)杯或一口悶,就會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猛然升高,更容易出現(xiàn)醉酒癥狀。
此外,還可以多喝水來稀釋酒精濃度,防止醉酒。但喝酒時一定不要喝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三、不宜多種酒類混合飲用
各種酒的酒精含量不同,一會兒喝啤酒,一會兒喝白酒、葡萄酒,身體對這樣的不斷變化是難以適應的。而且各種酒的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雜,會起變化,使人飲后不舒適,甚至頭痛、易醉。
常喝混酒,還會給肝臟造成過重負擔,易導致肝硬化等疾病。
四、把握飲酒分寸
在對自己酒量有個大致的了解之后,一定要學會掌握好分寸。比如喝到什么程度,需要休息一下。在快喝醉的時候,能不喝的酒就不要硬撐著喝了。
當然,你還可以吃些甜點心和水果解酒。像甜橘子類的水果就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加快酒精代謝,從而保持不醉狀態(tài)。但一定不可以喝醋、濃茶解酒,這些都是誤區(qū)。
不過,如果一杯就倒的你,偏要執(zhí)著于“千杯不醉”的話,那我只能告訴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