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代人是很熟悉酒的,對于喝酒也是蠻喜歡,蠻鐘愛的。但是,在古代的時(shí)候,大家是叫酒的嗎?酒有沒有什么別的名字呢?生活中,我們喝酒就喝酒,絕對不會想這么多,或者去了解酒的文化。其實(shí),多點(diǎn)了解還是好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酒有什么別名呢?

天祿
蘇軾在《桂酒頌》中寫道“東坡先生曰:酒,天祿也。其成壞美惡,世以兆主人之吉兇,吾得此,豈非天哉!”
天祿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瑞獸,謂能拔除不祥,永綏百祿,故稱為天祿;
平原督郵
魏晉時(shí)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yàn)榍嘀萦袀€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dá)到臍部。
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yàn)槠皆び袀€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dá)胸腹之間。
香蟻
韋莊的《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崔郎中二十韻》:“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cè)A詠散鹽?!?
這的香蟻指的就是酒。意思為“酒味芳香,浮糟如蟻?!?
黃封
蘇軾 《岐亭》詩之三:“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宋代的官方釀酒,會用黃紙封口,故用黃封代指酒。
茅柴
趙翼 《陔馀叢考·茅柴酒》:“酒之劣者,俗謂之茅柴酒?!?
茅柴酒是對酒的貶義詞,意指劣質(zhì)酒
般若湯
竇革 《酒譜·異域酒》:“ 天竺國 謂酒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湯,蓋廋辭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
般若湯是少林寺和尚稱呼酒的隱語,因?yàn)楹蜕胁荒茱嬀?,但又想偷著喝酒,又求個心安理得,在佛祖面前瞞天過海,就給酒取了般若湯這個名字。
曲道士
陸游 《烹茶》:“麴生可論交,正自畏中圣。
曲道士是酒的戲稱。亦稱“ 麴道士 ”
《開天傳信記》載:“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數(shù)十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稱 曲秀才 ,抗聲談?wù)摚蛔泽@,良久暫起,如風(fēng)旋轉(zhuǎn)。 法善 以為是妖魅,俟其復(fù)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于階下,化為瓶榼,醲醞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白妥矶酒淦吭唬骸鹕L(fēng)味,不可忘也?!?
釣詩鉤、掃愁帚
蘇軾《洞庭春色》:“要當(dāng)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蘇軾認(rèn)為酒不但能夠?yàn)槿藪邞n解愁,還能給人帶來詩興,因此用釣詩鉤、掃愁帚代指酒。
椒漿
王維《椒園》詩:“椒漿奠瑤席,欲下云中君 ?!?
椒漿,是漢語詞匯,出自《楚辭·九歌·東皇太一》,解釋為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漿,故稱椒酒為椒漿。古代多用以祭神。
看完本文,你知道古代的人有多少酒的名稱了嗎?酒的文化多種多樣,酒也是個好東西,當(dāng)你和朋友聚會,來一杯酒,增進(jìn)友誼,又能活躍氣氛。但是,我們還是不能貪杯,要適可而止。喜歡喝酒的朋友,不妨多學(xué)習(xí)一下酒,健康飲酒,不要浪費(fèi)每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