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紅酒的其中一種,傳說是位波斯國王喜歡吃葡萄,為了防止別人偷吃國王將其藏入一個大陶罐里在陶罐上標著“有毒”,過了很多天以后,國王其中一位妃子無聊,對國王的這個標有“有毒”標識的陶罐產生了興趣,擅自打開來飲用,飲用完發(fā)現不但身體沒有中毒跡象還挺好喝的,她給了一杯國王嘗試,國王也覺得很好喝,自此之后就有了葡萄酒的產生。
對于很多老酒客來說, 在懵懂的年紀,它的缺點和優(yōu)點一樣突出。 即便它的單寧柔順到幾乎喝不出來,酒體稍顯輕薄,但葡萄味突出,新鮮得像剝了殼的荔枝一般,味道獨特,和平日里喝的葡萄酒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它是酒界的貴族,用充滿生命力的蓬勃,以嬌荷吐蕊的姿態(tài),每到上市前期,撩撥所有酒客的春心……或許,正是因為它的這股莽撞又可愛的魅力,讓世界各地的酒迷在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不約而同,共同舉杯,一睹真容。 我想你已經猜到了,沒錯,它就是——博若萊新酒。
博若萊新酒,究竟什么來歷?
法國人做酒厲害,營銷的手段更是厲害。 在產區(qū)劃分上,博若萊產區(qū)其實屬于勃艮第。但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它亦覆蓋了勃艮第南部和羅納河谷(la Vallée du Rhône)的北部。 它的風格,卻和勃艮第、羅納河谷沒有太多交集,它有著獨特的個性??梢哉f,博若萊是出產全世界最特別的葡萄的地方。這里美味葡萄的種植面積占全世界的75%。 關于它的特殊、它的風格,改天我會詳說。 聞名世界的博若萊新酒的產量,其實只占博若萊葡萄酒的三分之一。但卻是整個產區(qū)“經濟主心骨”。 二戰(zhàn)時期,法國巴黎被德軍占領,于是巴黎的報社南遷至里昂——博若萊地區(qū)。 當地的酒館變成記者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期間發(fā)現了博若萊新酒,其新鮮且果香濃郁的特點吸引了他們。戰(zhàn)爭結束了,喝新酒的習慣也隨之帶到了巴黎,便迅速成為人們的新寵,并逐步面向世界。 隨著新酒事業(yè)的不斷繁榮,在1951年取得了官方的認可,并擬定11月15日為博若萊新酒之日。直到1985年,博若萊新酒之日又更改為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每到這天,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享受到果味芬芳的新酒了。 于是,每年新酒上市前,人們就會把新酒提前運到法國的各個港口機場,等到發(fā)售的時間一到,就立刻搭載各種交通工具奔赴世界各地。當然,中國酒客想喝到新酒,只能走空運,但不能在法定發(fā)售時間之前銷售,為的就是全球統(tǒng)一上市。

所有消費品都有品質的參次不齊,酒也是這樣。 它之所以清新易入口,完全得益于它的做法“二氧化碳浸泡法”(也叫全果發(fā)酵法)。從收獲葡萄到葡萄酒裝瓶,只是歷經了6-8周時間的葡萄酒。 采取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葡萄酒清甜爽口的口感,和豐富的果香,減少酸性物質在新酒中的含量。 好品質的博若萊新酒果味濃郁。 酒液呈現透明、淡紅、艷麗的紫紅色、或淺紅寶石色。口感就像是鮮榨的果汁,入口順滑,其富含香蕉、莓果及桃子多種果香,風格恬淡清新。 但糟糕的是,不少博若萊新酒,就像是寡淡的酸草莓汁搭配人工酵母提供的香蕉水味。 世界上從不乏急功近利之人。 正是因為博若萊新酒聞名世界,對于種植者來說,首要的任務就是保證產量。 當種植的葡萄成熟度不夠、產量不足的時候,有些酒莊會在制酒的過程中加糖,為求達到產量增加酒精度。到后來,某些釀酒者甚至在所有制酒過程中都會加糖,這也讓釀酒中的人工干預十分興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更,好的葡萄酒已經不多產了,更何況是這樣的酒中上品更是少之又少。好的葡萄酒不僅不壞身體,而且還可以治中暑、
高膽固醇等疾病。葡萄酒有美顏、抗衰老功效,都源自于酒中含量超高的抗氧化劑。酒中的某種物質能中和身體產生自由基,可以令肌膚恢復光滑透亮,白里透紅,還免于出現皺紋,斑點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