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開始有臭雞蛋味的時候通常就預示著已經開始變質,那是否一旦出現臭雞蛋味就無可救藥要丟掉呢?其實并不然,當葡萄酒出現臭雞蛋味的時候是還可以搶救一下的,具體怎么做?一起來看看吧。

當你千辛萬苦淘到一瓶心儀酒莊或產區(qū)的葡萄酒,在一個重要的日子滿心歡喜地準備打開與大家分享,卻發(fā)現它完全不在最佳狀態(tài),該有多令人失望……葡萄酒就是如此脆弱,讓它失去靈魂的原因有許多,如過冷或過熱的保存環(huán)境、強烈的光照、TCA污染、儲存過久等……當然,還有我們今天要談的“還原”(Reduction)。相比于還原,我們更熟悉“氧化”(Oxidation)。
其實還原與氧化的關系,就如同光與影,發(fā)生氧化的地方就必定會發(fā)生還原。作為化學中的三大基本反應之一,氧化還原反應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點燃篝火、冶煉鐵礦、發(fā)射火箭……在葡萄酒的釀造與熟成過程中,也處處存在著氧化與還原過程。在葡萄酒的發(fā)酵過程中,引入適量的氧氣無疑是有益的。尤其在發(fā)酵起始階段,氧氣可以幫助酵母快速增殖,建立種群優(yōu)勢。氧氣還能進一步穩(wěn)定葡萄酒的顏色,柔化粗糙的單寧,可以為葡萄酒增加令人著迷的堅果、咖啡類風味。因此有的釀酒師會讓葡萄酒刻意暴露在空氣中,讓氧氣充分施加它的有利影響,例如歐洛羅索雪莉酒、汝拉黃酒、茶色波特酒等,這些葡萄酒被稱為氧化風格(OxidativeStyle)。
與之相對的,一些釀酒師為了追求新鮮度,會采用各種措施隔絕氧氣,如使用不銹鋼罐、添桶、注入惰性氣體、避免攪桶等,這類方法統(tǒng)稱為厭氧釀造法。恰到好處的氧氣控制讓葡萄酒呈現出還原風格(ReductiveStyle),表現出類似燧石、礦物質和槍火的特征,顯得相當誘人。用“過猶不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氧化和還原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大部分釀酒師都能很好地把握尺度,但總有意外發(fā)生。如果葡萄酒過多地受到氧氣影響,便會失去新鮮的果香,迅速老化,盡顯疲態(tài),在醋酸菌的推波助瀾下,甚至可能變成毫無生氣的醋。這時候的葡萄酒,已經不能算作氧化風格了,而屬于“過度氧化”(Oxidized)、“壞掉的”葡萄酒。同樣,長期處于缺氧環(huán)境的葡萄酒,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度還原(Reduced)。這些酒聞起來令人反感,像極了臭雞蛋、燃燒的橡膠、煮爛的卷心菜和堵塞的下水道味道,同樣屬于“壞掉的”酒。在品酒時,專家們經常使用“還原味”來描述這種味道。
還原味的本質是什么?眾所周知,為了對抗氧化和抑制雜菌生長,幾乎所有的釀酒師都會在釀造中使用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粉末)。此外,除了人工添加的二氧化硫,酵母在酒精發(fā)酵時的自然代謝也會產生硫化物。而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下,這些二氧化硫很容易被還原成硫化氫或硫醇——還原味的罪魁禍首。輕度的硫化氫或硫醇可以增加葡萄酒的復雜度,聞起來像礦物質香氣;而隨著濃度的不斷升高,就會讓人從生理上產生厭惡感。這也是還原風格和還原味兩者間的本質區(qū)別。
什么樣的葡萄酒容易出現還原味?
1.二氧化硫用量多的葡萄酒
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缺少天然的抗氧化物質——多酚,需要加入更多的二氧化硫來防止氧化。甜葡萄酒:因為含有大量的糖分,而且一部分二氧化硫會與糖結合,失去保護作用,甜酒中需要加入更多的二氧化硫來維持裝瓶后的穩(wěn)定性。
2.接觸氧氣少的葡萄酒
果香新鮮、年輕易飲的葡萄酒:這類葡萄酒通常在不銹鋼罐發(fā)酵,甚至使用惰性氣體保護,從葡萄園到裝瓶,幾乎與氧氣零接觸。使用螺旋蓋或者其他密閉酒塞的葡萄酒:這些酒塞的透氣性通常遠不如軟木塞和塑料合成塞,瓶中缺氧成常態(tài)。
開瓶發(fā)現葡萄酒有還原味怎么辦?
與其他不可逆轉的傷害相比,帶有還原味的葡萄酒反而是幸運的,許多輕微的還原味在開瓶時就會隨著氧氣的進入而煙消云散。如果還原味很重,可以通過醒酒來輕松應對。還有一個有趣的偏方——把一枚銅幣丟入酒杯中,硬幣中的銅離子會溶解,使酒中的硫離子沉淀,緩慢地搖杯幾分鐘,葡萄酒就能重拾生命。當然,扔之前千萬記得把硬幣洗干凈!
葡萄酒是一種神奇的酒,講究存放方法,講究醒酒方法,如果你也愛喝葡萄酒,一定要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喝到最好的葡萄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