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烈性酒,你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么呢?威士忌?伏特加?或是別的,反正小編第一個想到的是朗姆酒,朗姆酒是一種比較粗糙的烈性酒,是一種很有傳奇色彩的酒,那為什么說他具有傳奇色彩呢?快隨著小編去了解了解吧,相信你一定會知之甚多!

如果想知道亨特·湯普森這個美國作家多么有傳奇色彩的話,就看看他的葬禮:骨灰被放在他自己設(shè)計(jì)的禮炮里,從好萊塢“嗵”地打上了天。
據(jù)說葬禮花了兩百多萬美金,操辦人是約翰·尼·德普,湯普森最好的朋友。去年,湯普森的小說《朗姆酒日記》被搬上銀幕,主演就是德普。
《朗姆酒日記》的故事發(fā)生在加勒比海地區(qū)——什么?加上德普這個船長,難不成又是一個海盜故事?
非也,非也。不過是個小記者在加勒比海的生活里迷失的故事而已。酒精、理想破碎,也許能讓你想起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又或者想起凱魯亞克和“垮掉的一代”,總之就像那書的封面似的,配上德普戴著墨鏡的照片,憂郁的棕色里陪著一襲黑色,“朗姆酒”的拼寫好像在顫抖,整個書名像醉漢在努力保持著協(xié)調(diào)性,避免稀里嘩啦地散落。
這本書特別容易讓人想起另一本以朗姆酒為主角的書:《朗姆酒的傳奇之旅》。比起失意記者的經(jīng)歷,那本書的手筆要大得多——至少能看到這種酒的顯赫身世:當(dāng)年哥倫布航行到古巴,留下了制糖甘蔗的根莖,許多年后,古巴人造出了朗姆酒。后來海盜風(fēng)光的時(shí)候,朗姆酒是他們最愛搶的東西,美國最初建立經(jīng)濟(jì)基礎(chǔ)的時(shí)候,朗姆酒是大大的功臣。幾百年里這東西漂洋過海,從美洲再到非洲,哪都留下了影子。
所以,朗姆酒這個字眼,和奇妙是分不開的,我想,湯普森的小說雖然陰郁,卻也會給你留下深刻閱讀感受的,不然,《紐約客》把它作為年度推薦書,就沒理由了。
朗姆酒是一種很有歷史沉淀的酒,他代表著羅曼蒂克、冒險(xiǎn)和魅惑,身為烈酒的代表,他的確名副其實(shí),所以想要刺激般的感覺,閑暇之余不防試試如此有傳奇色彩的朗姆酒,小編相信你一定會喜愛的,但要記住,飲酒傷身傷神,平時(shí)要適量飲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