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好,有很多的網上購物APP出現了,增加了人們的消費能力,實現了足不出戶都能購物的念想。在淘寶上,逢年過節(jié)或者換季的時候都會有打折的現象出現,會出現一些十九塊九的一件短褲、十九塊九一件衣服。而這些我們都會覺得很便宜,質量要是好的話我們都會去買??涩F實生活中,竟然出現了19.9元一瓶“原裝進口”葡萄酒,你信嗎?
“來一瓶82年的拉菲”,一句網絡流行語,說明了進口紅葡萄酒在消費者心中的“高大上”形象。那么,商場里19.9元一瓶的“原瓶進口”紅葡萄酒又是什么來路呢?你敢不敢買呢?連日來,記者對進口紅葡萄酒市場進行了調查,為您揭開其面紗。
■市民疑惑
20元的進口紅酒敢買嗎?
“一瓶才賣20元,能是原瓶進口的紅葡萄酒嗎?”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某商超購買紅酒時,對二三十元標價的進口紅酒既心動又疑惑,在他心目中,進口葡萄酒是很“高大上”的,少則數百元,多則上萬元,而幾十元的價格實在是太“接地氣”了。
隨后,記者走訪島城多處商場超市,酒水貨架上進口葡萄酒的價格果然“親民”:一瓶600毫升的意大利進口葡萄酒售價29.9元,一瓶750毫升的智利進口葡萄酒售價39元,而一款澳大利亞進口紅葡萄酒甚至低至19.9元。而燕兒島路、江西路等幾處酒水專賣店里,中高檔的原裝進口紅酒價格在100元~600元之間。 檢測人員對各種品牌的干紅干白酒進行取樣。
■價格泡沫
七成葡萄酒成本不足5元/瓶
“酒是進口酒,之所以價格上顯得親民,不過是把原來虛高的價格泡沫擠掉了一部分。”從事外貿行業(yè)的蘇先生一語道破天機。
據青島海關的統計數字,2016年,山東口岸進口葡萄酒1.4億升,主要來自三大產地,智利是第一大輸出國,進口量達到6673萬升,歐盟和澳大利亞緊隨其后,分別為3811萬升、2520萬升。這三大產地的葡萄酒進口量合計占到了進口總量的94.4%。
在一系列的統計數據中,有這樣一項表述,山東口岸進口“裝入2升以上容器的鮮葡萄釀造酒”1億升,占進口總量的73.1%。這個“裝入2升以上容器的鮮葡萄釀造酒”,在行業(yè)內俗稱“大桶酒”,就是葡萄酒盛裝在大桶里進口入境,在境內灌裝、分裝成瓶,再上市銷售。

那么進口大桶酒又值多少錢呢?數字顯示,2016年進口葡萄酒總量價值11.8億元人民幣,平均價格為每升8.6元。拋去價格相對較高的原瓶進口葡萄酒對均價的貢獻,大桶酒的均價遠不足8.6元一升,再灌裝進600毫升的酒瓶里,合一瓶進口葡萄酒的成本還不到5元錢。如此低廉的成本價,即使賣20元一瓶,利潤也相當可觀。 對各種葡萄酒進行化驗。
■“出身”低端
大桶灌裝冒充
“原瓶進口” 計算完價格,再細究一下“出身”。到進口紅酒市場一逛就不難發(fā)現,“原裝進口”是頭號賣點,究竟是不是原裝呢?在入境口岸,只有“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鮮葡萄釀造酒”才算真正的原瓶、原裝進口,統計顯示,2016年,真正以這種形式進口的葡萄酒僅有3372萬升,占比不足25%。
2013年,由于政策原因,高端白酒失勢,葡萄酒市場迎來了“春天”,而憑借時尚的元素、精美包裝,進口葡萄酒更是大紅大紫。然而,在龐大的銷量背景下,卻是一個不成熟的甚至畸形的市場體系。
調查顯示,我國葡萄酒經銷商中,規(guī)模在5人以內的小公司占據了36%的份額,其中,56%的屬于“短命”公司,僅存活1~3年,大部分經銷模式是以市場初級模式的關系營銷為主。由于進口葡萄酒渠道非常復雜,國外非常嚴格的紅酒分級制度在中國的進口葡萄酒市場無法規(guī)范。一些小酒莊因無力獨立敲開中國市場,往往聯合起來向中國經銷商供應桶裝原酒,到國內再將大桶進口原酒分裝到小瓶中,并貼上“原瓶進口”的標簽,大大降低了進口葡萄酒的品質,讓一些品質優(yōu)良的產品反而受到擠壓和限制。
我們常人都知道,葡萄酒從采摘到陳年釀制再到裝瓶銷售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是產地是出名的外國酒莊,它出售的價格是很貴的。19.9的一瓶“原裝進口”葡萄酒在常人的思想了都覺得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么“接地氣”的價格你真的敢買來喝嗎?小編我說了這么多,也為大眾解了惑,你還敢信19.9的一瓶“原裝進口”的紅葡萄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