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葡萄比酒更加重要呢?因為在傳統(tǒng)的葡萄酒文化之中,很多人追求的不是酒精的刺激,而是葡萄本身獨有的麝香味帶來的視覺嗅覺的享受,而這些享受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對精神層面有一定的幫助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種葡萄酒而非釀造葡萄酒。

在意大利及法國,仍有一些酒莊始終堅持舊世界的傳統(tǒng):葡萄酒是種出來的,而不是釀出來的。這種堅持包含了對葡萄酒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與貫徹,因為所以,任何一個葡萄酒愛好者要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首先要從葡萄開始。葡萄酒是種出來的在世界上8000多種葡萄品種中,只有50多種被普遍地食用與釀酒,而食用葡萄與釀酒葡萄有著相當大的區(qū)別:食用葡萄皮薄、肉厚、水多,顆粒大,香甜可口,不會酸澀,這樣的葡萄如果用來釀酒,就會太過清淡且缺乏風味;而釀酒葡萄皮厚(獲取充分的單寧),水少汁多(讓酒液更濃郁),顆粒小,大部分是又酸又澀的,不適合直接食用。
不同的葡萄品種決定不同類型的葡萄酒,釀造紅葡萄酒的稱為紅色品種,釀造白葡萄酒的稱為白色品種,讀者必須知道的是:無論紅色葡萄,還是白色葡萄,壓榨出來的葡萄汁都是白色的,顏色來自于葡萄皮,釀酒時將紅色的葡萄皮浸泡在酒液中,從而萃取出更多的色素,就成了紅葡萄酒;同樣,如果沒有放葡萄皮進行浸泡,則釀出來的是白葡萄酒,比如梅樂是典型的紅色葡萄,而在2010年11月舉行的香港國際名酒展上,就有意大利酒莊將它釀成干白。
釀酒葡萄通常種植于緯度30至50度之間,太冷的地區(qū)葡萄無法完全成熟,酸度會太高,比如中國東北的野山葡萄,如果不加糖分來調(diào)和,很難入口;德國是世界上種植釀酒葡萄緯度最高的國家,達到北緯51度,在那個極限所在,基本上只能出品白葡萄酒了,而且還需要有小氣候的調(diào)節(jié);而溫度太熱,葡萄的成熟會加快,無法慢慢地吸收及沉淀風味物質(zhì),釀出來的酒會太過清淡、單調(diào)。
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講,出于對葡萄酒的喜愛,更多是因為喜歡葡萄本身的香氣,葡萄本身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美好的,有不同的香味。如果朋友們有興趣的話,不妨多去了解其他的葡萄品種,相信通過了解葡萄品種,也可以讓你更加了解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