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他不是憨豆,只是長得跟憨豆挺像。
他叫加里維納查克,在互聯(lián)網上擁有一個葡萄酒王國——葡萄酒圖書館TV。
在這里,他擁有超過90萬的twitter跟隨者和超過45000個facebook好友。2009年,美國著名雜志《葡萄酒愛好者》授予他“年度創(chuàng)新獎”,而在福布斯評選的“2009年25大互聯(lián)網名人”中,加里亦榜上有名。
最為給力的是,加里的葡萄酒圖書館TV如今儼然已經成為能決定美國葡萄酒界進貨數量,甚至定價的一方諸侯。
紅酒傳教士
“這杯沒顏色,看上去有點泛黃的是什么東西?真讓人覺得惡心!”酷似憨豆先生的視頻中人表情夸張,他把這款名叫威士蓮的白葡萄酒罵得狗血淋頭,幾乎所有令人倒胃口的詞都用上了。“不過,現在好像有點口渴,就讓我把它當水喝下去吧!”他皺著眉頭,用嘴舔了舔杯中酒,好了,夸張的表情又出現了。“啊,這太美味了!難以想象的美味!”
看到這里,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這杯酒真的那么好喝嗎?
這種滑稽的表演加上讓人捧腹的評論視頻,在葡萄酒圖書館TV中不勝枚舉。
作為葡萄酒圖書館TV的老板,加里每天都會錄制這樣一段視頻,放到Youtube上,然后鏈接到自己的網站。如今,每天有超過9萬人點擊播放這里的視頻,葡萄酒圖書館TV已然成為全美最大的在線互動葡萄酒銷售平臺。
事實上,加里從小就有很高的經商天賦,8歲時他已擁有7個賣檸檬水的地攤,10歲時在商場兜售棒球明星卡一個周末能賺1000美元。
中學時期,加里開始廣泛涉獵各種葡萄酒領域的報刊雜志。為了讓自己的味覺更能與葡萄酒接近,他甚至去嘗試各種奇特的味道:青澀的水果、剛發(fā)芽的蔬菜,甚至青草、泥土、巖石、煙草和木材。
1998年,從父親手中接過酒鋪時,加里決定推陳出新,他將貨架上的其他酒類全部撤架,專門經營葡萄酒生意,并將酒鋪的名字改為“葡萄酒圖書館”。
由于對葡萄酒的熟知,加里對顧客的詢問總能對答如流,也能給他們建議,并最終讓他們滿載而歸。“老房子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加里在葡萄酒領域的專業(yè)性,登門購買葡萄酒的人與日俱增。
加里喜歡接受新事物,并愿意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到自己的生意里去。此時,互聯(lián)網開始在美國大行其道,“為什么不嘗試一下這個新東西?”嗅覺敏銳的加里決定在這一領域探索一條銷售葡萄酒的新路。
運用自己所知道的葡萄酒知識,加里把酒庫里的葡萄酒分門別類地搬上自己的銷售網站。他將每一種葡萄酒的口味、顏色、產地,以及自己對這些葡萄酒的看法寫上去,讓人們更快地了解到葡萄酒圖書館里的所有葡萄酒。
事實證明,加里的眼光果然獨到。2005年,葡萄酒圖書館從一個年銷售額只有300萬美元的家庭式酒鋪,迅速成長為銷售額4500萬美元的知名葡萄酒銷售商。
如果你認為加里會就此收手,那就大錯特錯了,葡萄酒圖書館的輝煌才剛剛開始。
一場革命
隨著銷售額飆升,加里將舊房子翻整一新,并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了幾層。酒鋪新房的樓上,是他的個人空間,也是葡萄酒圖書館TV誕生的地方。
“我不是一個好的寫手。”社交網絡的迅速發(fā)展,讓加里意識到,可以通過新的平臺打開葡萄酒的推銷格局。自認為在寫作方面稍遜一籌的他,想到了用視頻占得先機。
2006年初,加里的葡萄酒圖書館TV正式上線。在網站的描述中,加里這樣寫道:“這將是一場葡萄酒世界的革命!”
在這個有關葡萄酒的視頻節(jié)目里,加里擔起重任,成為介紹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的主持人。不過,在社會化媒體越來越泛濫的今天,如何突出重圍獲得最多人的認同,成為加里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要做到與眾不同。”加里對自己說。事實上,人們喜歡葡萄酒,但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并不多。而涉獵廣泛的他,想要用不同的方式讓人們接受葡萄酒,甚至是那些并不太讓人們接受的品種。
在嘗試葡萄酒時,加里通常選擇的是一些沒有接觸過的葡萄酒領域。
在一期節(jié)目中,加里選擇了兩瓶來自加州的葡萄酒,以及一瓶黑比諾葡萄酒——來自喬索酒窖的不知名小生產商。
“是杏色的。不過它的顏色更像羊油,不是嗎?”然后,他開始描述酒的味道,“你打獵獲得一只鹿,將它拖到路邊,用刀子刺進鹿的身體,切斷它喉嚨,撕咬美味的鹿肉,在嫩肉上放上些黑色的小辣椒,像草莓一樣點綴其上。你慢慢地品味這份鹿肉。你,就是這樣一個可怕的人!然而,我嘗到的這杯酒,它,就是這個滋味。”
這聽上去也許會讓人覺得惡心,然而觀眾卻接受了,因為加里在描述時,會配合自己獨有的動作,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令人捧腹的夸張表演,不分貴賤的酒品評價,以及用人們非常熟悉的物體對葡萄酒進行評價的方式,令加里在Youtube上名聲大噪。人們想了解這些在視頻中被罵得狗血淋頭的葡萄酒到底是怎樣一種味道,他們逐漸成為加里的視頻網站粉絲。
隨后,加里開始尋求更多的社交工具。Twitter和Facebook成為他最為鋒利的武器。憑借著自己在個人網站上的名氣,加里很快得到了眾多關注,在Twitter上擁有了超過90萬的追隨者,而在Facebook上也有超過45000個好友。他們大多都是葡萄酒圖書館TV的忠實觀眾,每天都有超過9萬人在線觀看。
2006年,加里的這一成就讓他在登上了華爾街時報的封面。
意外的收獲
“我的使命是建立葡萄酒的‘自尊’。”加里說,“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并不一樣,我們不必去追求同一種葡萄酒的味道。”
別具一格的介紹為加里帶來了更多的粉絲,而對于眾多被加里評價的酒窖而言,帶來的則是更多的銷售量。
“我們在24小時里收到的郵件和接到的電話有500多個。”喬索酒窖的主人克雷格哈塞洛特說,節(jié)目播出之后他的這款酒很快銷售一空。從此之后,喬索酒窖不再是那個毫無名氣的小酒莊,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酒莊品酒和購買葡萄酒,讓酒莊的主人忙得不可開交。
對于加里來說,這可是個意外的驚喜——自己的推薦會為喬索酒窖帶來如此之好的銷售業(yè)績。這次的經歷,讓加里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酒莊和經銷商的關注。他們愿意將自己的酒拿到加里的葡萄酒圖書館TV中露臉。
在加里的節(jié)目里,他會選擇用各種搞怪的方式來形容一種酒品,并將它推薦給自己的粉絲們。“我只是在講故事而已。”加里說,自己只是想給美國人講講故事,他只是想到什么,便說了出來,他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葡萄酒的推薦,會讓人們跟著他的思路走。
加里對葡萄酒的解釋,是最真實的,因此如果一些真的不討他喜歡的葡萄酒,可能會被罵到體無完膚。
“我們愿意把我們的葡萄酒交給他,即使真的不那么好。”不少經銷商如此說。這些葡萄酒經銷商已經全然將加里作為了葡萄酒界的權威。他評價的好或壞,直接決定了這一類酒在一段時間里的銷量。而那些被加里評價得異常好的葡萄酒,更會身價倍增。
加里的影響力,已經到了影響葡萄酒的銷量,甚至經銷商的定價。
販賣影響力
2009年對加里而言是個豐收年。這一年,美國著名雜志《葡萄酒愛好者》授予加里“年度創(chuàng)新獎”,而在福布斯評選的“2009年25大互聯(lián)網名人”中,加里也榜上有名。全球葡萄酒大師排行榜上,加里在50位頂級大師中,排名第40位。
他最令業(yè)界震驚的,除了葡萄酒圖書館TV之外,還有其快速超越眾多葡萄酒專業(yè)人士的影響力。他甚至已讓許多葡萄酒專業(yè)雜志參考他的意見,乃至評分。
當他在節(jié)目中向觀眾介紹來自南澳大利亞地區(qū)希爾德酒莊的一瓶本身只有54美元的葡萄酒時,加里評價到“這簡直是只能在天堂里品嘗到的味道!”他為這瓶酒打上了81分(滿分100),之后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權威雜志之一的《葡萄酒觀察家》為這瓶酒打上了93分的高分,訂購者瞬間搶完了酒莊里幾乎所有庫存。
加里已經儼然成為葡萄酒界的一顆最閃耀的新星。
作為紅酒專家和社交媒體專家,加里并不滿足于只在網絡上發(fā)飚,他開始謀劃起傳統(tǒng)領域。
2009年,加里和他的哥哥開設了維納傳媒公司,以提供個人品牌、消費品牌和創(chuàng)業(yè)項目為基礎,通過自己特立獨行的想法為眾多的公司提供咨詢建議。
此外,出書也成為加里的新增渠道?!斗鬯樗?——現在正是你通過熱情賺錢的好時機!》是加里在2009年推出的第一本書。在書中,加里將自己的個人信條寫了進去,讓人們知道如何通過自己的激情和愛好來為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在書里,他也會提到在前一年里他最喜歡的101種葡萄酒,將自己在品嘗這些紅酒時的感受與讀者共享。“這樣可以讓那些并不熟悉網絡和不習慣在網絡中看我表演的人能看到我‘寫下’的節(jié)目。”加里通過這樣的方式,保留了越來越多的追隨者,也讓他的影響力發(fā)展到極致。
由于粉絲眾多,而富有極強的可讀性,這本書長期占據著亞馬遜網站、華爾街日報、聯(lián)合出版社和紐約時報等媒體上書籍銷量排行榜的前幾位,讓加里收獲頗豐。
但他并不滿足,“我想,我的書應該賣到100萬本吧。”加里表示,這樣的書,將會在以后的每年都推出。
免責聲明:本網站文章及圖片(除本站記者及特約撰稿人的作品外)均來自互聯(lián)網并在發(fā)布的同時注明了原作者及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覺得有侵犯您的版權或不妥之處請來信告知,本站會在收到您的通知之后
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另外,本站所轉載或引用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立場,本站轉載或引用是為方便和服務大眾交流之用,與本站立場、觀點無關!投訴信箱:service@9winetou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