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是要有著其獨特的酒杯來喝的,但是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對此不是很了解的,那么,各位知道什么是葡萄美酒Zalto杯嗎?有用過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詳細(xì)的了解一番吧。

我注意到葡萄酒專業(yè)人士用酒款待客人的方式比那些對此知之甚少者要隨意得多。一個普遍的看法——葡萄酒具銷售商所竭力宣揚(yáng)的——每種葡萄酒得備新酒具,這非常重要,最好是用特制酒具來喝專門準(zhǔn)備的葡萄酒,但這與葡萄酒行業(yè)的通行做法相去甚遠(yuǎn)。
事實上,在交易性品酒會上,我們往往至始至終只拿一只酒杯來回品酒,首先用它品干白,之后是桃紅葡萄酒,最后是甜葡萄酒,于是酒杯不斷地沾染所品過的葡萄酒。我們?nèi)羰且恢痹谄芳t葡萄酒,喝甜白葡萄酒時我們可能——只是可能——會去另找一只酒杯,但那真的只是哄人的把戲,只為了能準(zhǔn)確辨別顏色而已。實際情況是,原先的酒漬已完全被新倒的酒遮蓋,所以酒杯是否倒過其它酒真的無關(guān)緊要。
事實上,對于很多敏感的品酒客來說,對正在品味的酒的特性能造成真正潛在干擾的可能是留有洗滌液的殘漬,或者可能是自認(rèn)為洗干凈的酒杯上殘留的過度氯化的自來水。正因為如此,如今通行的做法(尤其在意大利)是用葡萄酒來“洗”酒杯:酒杯使用前,先倒一點最先要品的樣酒至杯中,然后再慢慢傾斜轉(zhuǎn)動酒杯,使杯身內(nèi)壁的每寸地方被葡萄酒充分浸潤。
待客時所用的酒杯
在家款待客人時,我當(dāng)然不會一個勁地叨個沒完,但用餐期間,我往往會給客人兩個酒杯,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讓他們用一只酒杯喝各種干白,另一只酒杯喝各種干紅。兩個酒杯的大小與形狀更多的是一目了然地可以區(qū)分,而不是我上啥酒就非得配啥酒杯。這是因為我上每道菜時,通常會上兩種不同的葡萄酒,原因嘛,就在于我本人對葡萄酒好奇成癮,總能從比照中有所裨益。(我若是有更多酒杯、更大的餐桌,可能會習(xí)慣性地一次給客人喝三種葡萄酒。)由于要達(dá)到一石多鳥的目的,所以待到上奶酪時,若是所有的酒杯完全一樣,定會亂得一塌糊涂。
我定期會參加專業(yè)或者業(yè)余癡迷分子的葡萄酒會與品酒會,這些場合不象我自己通常上兩組白葡萄酒后再上兩組紅葡萄酒,會有許許多多種不同的葡萄酒。在我的經(jīng)歷中,在一個場合坐下來面對10多種不同的葡萄酒是常有的事。
經(jīng)驗老到的組織方,尤其在亞洲,會在酒瓶底部貼上彩色小標(biāo)簽,與提供的酒單一一對應(yīng),避免品酒者把柏圖斯(pétrus,一種名貴紅酒)與里鵬(le pin)搞混。我敢肯定用可拆洗簽字筆寫也能表達(dá)同樣意思。許多品酒會組織者準(zhǔn)備了超大號白紙,上面印著所有酒的編號或者名字——數(shù)字用圓圈圈起來以對應(yīng)酒杯——效果一樣。
在法蘭克福附近萊茵高地區(qū)(the rheingau)的schloss reinhartshausen hotel酒店舉行的國際雷司令葡萄酒研討會(international riesling symposium)就采用了以上做法:一組業(yè)務(wù)嫻熟的年輕人只花了半個小時就分四次給200多位品酒客斟了22種美味、冰爽的雷司令酒。
可見,我對酒杯形狀精準(zhǔn)與否不是太過固執(zhí)。奧地利著名的葡萄酒杯制造商格奧爾格?力多(georg riedel)已反復(fù)證明用好杯盛好酒會增加品酒的愉悅感,但在實際生活中,準(zhǔn)備一套好酒杯來分門別類地喝酒我實在勉為其難,再說我的碗櫥也容不下如此多的酒杯。
酒杯的款式種類就跟葡萄酒的品種款式一樣繁多的,每一個不同款式的葡萄酒杯都是對應(yīng)著不同款式的葡萄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出葡萄酒的口感來的,好了,以上的內(nèi)容就先說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