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斷的發(fā)展變化,我們很多人都選擇注重在物質或者精神上的消費了。精神上的消費更多體現在和家人一起出國旅游,領略各國的風土人情;而物質上的消費更多在于飲食方面,很多人都表現在喝葡萄酒的方面。很多人都喜歡喝葡萄酒了,在喝葡萄酒的同時,你有沒有一些品酒的壞習慣和一些謬論呢?
熱愛葡萄酒的人雖然不少,但是對葡萄酒有真正了解的人卻不多。特別是很多葡萄酒人士在選購和飲用葡萄酒時還會走入一些誤區(qū)。下面是一些常見的葡萄酒繆誤和品酒壞習慣,一起分享一下。
只用果香味作唯一品評準則
因為有很多人知道葡萄酒是以葡萄果實所釀造,以為酒的味道必然是要有若果汁般的充滿Fruity的果味才算好,其實不然。年輕、出廠不久的葡萄酒有鮮香果味當然是好,但酒總有踏進成熟期的一天,新鮮果味會慢慢減少,隨之而來的會是一些深層的韻味,如:皮革、泥土、田園、松露、干花、干果、雪茄、煙絲等等。好酒能存放,劣酒存放能力低,區(qū)別酒質不獨只觀察果味濃淡,還要看酸度、單寧、余韻和成熟程度。

認為“干”即是單寧或酸
在酒的詞匯中,干是指Dry,意思是不甜,酒有多干實際是甜度的指引;但因為單寧在牙肉、牙齒、舌頭和口腔內壁會形成干干的感覺,所以很多人會混淆兩者。另外,中國人對帶充足酸度的酒感覺很強烈,喝酒時稍有奇怪感覺(例如單寧的干澀感),便會歸咎酒太酸。
酒體越重越好
很多人到美酒攤位拿酒喝時,面對琳瑯滿目的酒瓶都會不知如何選擇,但不論男女,劈頭第一句問攤檔負責人的話都是:我想要最好最Full bodied的,仿佛把酒體的輕重與質量掛鉤。其實每個國家產區(qū)的風土條件都各有特色,葡萄品種也大不同,釀酒師的萃取態(tài)度又視乎酒莊風格,酒體輕絕對可以是佳品,酒體重者亦有劣質,不能把兩者畫上等號。
喝酒時不停地搖杯
也許是某些釀酒師時間緊逼,品酒時總會把酒杯搖晃一下,讓酒香容易揮發(fā)。釀酒師們會先嗅酒香,然后為深入了解酒香發(fā)展才搖酒杯,加快讓酒混合空氣。很多尋常喝酒人會習慣成自然地認為這是喝酒的基本動作,喝酒時會一股腦兒地把酒杯狂搖,可憐是部分酒或許經不起搖晃,味道粒子被搖散了,香氣味道一去不復返。請記住,十五年以上老紅酒、八年以上白酒和粉紅酒、起泡酒都不適宜太多搖杯動作。
你有沒有犯過這些品酒的壞習慣呢?聽了小編的話,你還覺得你品酒的那些習慣是好習慣了嗎?有的人會認為:葡萄酒方得越久越好喝。其實這也是一個人云亦云的坊間傳言,小編之前也告訴過大家放得越久的葡萄酒離它變質的日子會越來越近,離最佳品嘗時期越來越遠。小編我說了這么多謬誤和品酒的壞習慣,你都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