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爾多1855分級的酒莊里面,有好些酒莊的名字是類似的,那么,究竟是哪些酒莊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1、魯臣世家酒莊(Chateau Rauzan-Segla)與露仙歌酒莊(Chateau Rauzan Gassies)
這兩家二級酒莊均源自魯臣酒莊(Chateau Rauzan)。
魯臣酒莊在1855年時被評為二級名莊。根據(jù)1855年最初的評級,它排名第六,僅位于當(dāng)時的4個一級酒莊和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之后。但也就是在1855年的分級中,魯臣被徹底劃分為2個酒莊——魯臣世家酒莊和露仙歌酒莊。直至今天,兩個酒莊仍然保持著各自的獨立。
2、雄獅酒莊(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波菲酒莊(Chateau Leoville-Poyferre)和巴頓酒莊(Chateau Leoville-Barton)
這三家均源于1638年成立的露維利酒莊(Chateau Leville)。
備受帕克肯定的雄獅酒莊最早源自露維利酒莊。1769年,露維利酒莊莊主蓋斯克去世后,酒莊便由4個家族成員分別繼承。法國大革命期間,酒莊的四分之一因充公拍賣轉(zhuǎn)至英國移民休•巴頓(Hugh Barton)手中,也就是今天的巴頓酒莊。酒莊余下的四分之三土地?fù)碛袡?quán)的大部分由莊主的兒子皮埃爾-讓(Pierre-Jean)繼承,也就是現(xiàn)在的雄獅酒莊。酒莊剩下的一小部分由皮埃爾-讓的姐姐珍妮(Jeanne)繼承后,因出嫁給讓-瑪麗保芙男爵(Baron Jean-Marie de Poyferre),而成為了今天的波菲酒莊。

3、碧尚男爵酒莊(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Baron)和碧尚女爵酒莊(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Comtesse-de-Lalande)
這兩家二級酒莊源自碧尚酒莊(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長期以來,持有碧尚酒莊園地所有權(quán)的是碧尚•格維爾(Pichon-Longueville)家族。18世紀(jì)中期至19世紀(jì)中期時,該酒莊由家族的約瑟夫(Joseph)男爵管理。為了避免子女因爭奪財產(chǎn)而影響酒莊的經(jīng)營,他死前將五分之二的酒莊財產(chǎn)分給2位兒子,剩下的分給3位女兒,而這兩個部分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碧尚男爵酒莊和碧尚女爵酒莊。
4、貝卡塔納酒莊(Chateau Boyd Cantenac)和肯德布朗酒莊(Chateau Cantenac-Brown)
這兩家三級酒莊均源自博雅德酒莊(Chateau Boyd)。
博雅德酒莊本由愛爾蘭人雅克•貝(Jacques Boyd)持有,后因歷史上的各種買賣等原因,致使貝卡塔納酒莊和肯德布朗酒莊分別走上了各自的發(fā)展道路。

5、巴特利酒(Chateau Batailley)莊和奧巴特利酒莊(Chateau Haut-Batailley)
這兩家五級酒莊均來自原來的巴特利酒莊(Chateau Batailley)。
原來的巴特利酒莊在被評為五級酒莊后,酒莊因莊主子女分割財產(chǎn)問題于1866年被拍賣,幾經(jīng)轉(zhuǎn)手后于1932年轉(zhuǎn)至佛朗索瓦(Francois)和馬修•寶里(Marcel Borie)兩兄弟手里。10年之后,為了明確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兩人決定將酒莊分開管理。其中,弟弟買下了其中的小部分土地,并于1951年從其他買進(jìn)一些葡萄樹,擴展了葡萄園,組成了奧巴特利酒莊(Chateau Haut-Batailley)。其兄馬修則獲得了原酒莊的較大部分,并保留了原有名字“巴特利”。至此,兩個酒莊開始走向各自發(fā)展的道路。
此外,五級酒莊拉古斯酒莊(Chateau Grand-Puy-Lacoste)和都卡斯酒莊(Chateau Grand-Puy-Ducasse),靚茨伯酒莊(Chateau Lynch Bages)和浪琴慕沙酒莊(Chateau Lynch-Moussas)等均分別來自源于同一酒莊。
波爾多1855分級這些名字近似的酒莊,基本上都是有著一定關(guān)聯(lián)的,很多是由一個酒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分裂成名字類似的不同酒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