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釀的葡萄酒可能甲醇超標,嚴重時可能致人死亡,接下來跟著小編來一一學習葡萄酒知識吧!

、
自釀葡萄酒是否有害
微信圈里熱傳的一條帖子讓許多人嚇了一跳:自釀的葡萄酒可能甲醇超標,嚴重時可能致人死亡。在家里自己釀造的葡萄酒真的有毒嗎?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表示,自釀葡萄酒看似衛(wèi)生安全,卻藏著鮮為人知的隱患,市民自釀葡萄酒需注意衛(wèi)生安全。
葡萄酒不僅味道甘醇,適當飲用還有益健康。每到葡萄成熟時節(jié),不少市民家里都流行自己選購葡萄,在家釀造一罐私房葡萄美酒。對此,專家提醒:自制葡萄酒中可能隱藏著甲醇、雜醇油等有毒有害物質,自釀葡萄酒的過程要注意衛(wèi)生安全。
自釀葡萄酒隱藏甲醛
曾經有條報道稱,家住北市區(qū)的市民董先生疑似喝自釀的葡萄酒中毒,住進了醫(yī)院。據(jù)董先生回憶,日前他請幾個好友下午來家中吃飯,并用家中自釀的葡萄酒招待大家。當天晚上,董先生突然感覺心跳加快、胸悶,并且視力模糊。家人發(fā)現(xiàn)他嘴唇發(fā)紫,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將他送醫(yī)救治。
經過醫(yī)生的治療,董先生恢復了健康。醫(yī)生告訴他,他是因為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引起的中毒。記者從昆醫(yī)附一院急診科了解到,他們之前也接診過多起喝自釀酒就診的情況。“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多種,有可能是飲酒過量,也有可能是葡萄酒甲醛含量超標。”急診科醫(yī)生表示。
自制葡萄酒中可能隱藏著甲醇、雜醇油等,這些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質。我們曾對自釀葡萄酒樣品進行分析,顯示樣品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甲醇、雜醇油的產生主要來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發(fā)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柴劍波介紹。
甲醇對人體有強烈毒性
誤飲4毫升以上就會出現(xiàn)中毒癥狀,超過10毫升可能會失明,30毫升已能導致死亡。根據(jù)葡萄酒國家標準,每升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必須在400毫克以下。柴劍波說,葡萄在發(fā)酵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些甲醇。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自釀葡萄酒都是安全的,其甲醇含量在安全范圍以內。除非葡萄酒發(fā)酵時溫度特別高且使用了嚴重腐爛的葡萄,才可能導致葡萄酒甲醇含量超標。
其實,不僅是自釀的葡萄酒,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微量甲醇。甲醇是在葡萄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原料中果膠物質水解,氨基酸脫氨和發(fā)酵原料的霉變,都會產生甲醇。但葡萄在自己發(fā)酵的時候甲醇的產量很少,一般都可以忽略。只要在釀造前注意挑選原料、仔細清洗,釀造中保持清潔,同時把發(fā)酵條件控制得當,盡量保持低溫發(fā)酵,自釀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會超標。
如果市民對自釀的葡萄酒心存疑慮,可以取適當劑量進行食品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