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唐朝時期是一個葡萄酒很繁榮昌盛的時候,有許多的詩人們都是很喜愛葡萄酒的,那么,杜甫與酒的聯(lián)系是怎樣的呢?大家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詳細(xì)的了解一番吧。

杜甫詩歌中的“酒”,不單是呈現(xiàn)他個人生平的畫卷,更是折射出他所生活的唐朝社會的歷史縮影;他詩歌中的“酒”不僅是一生波折、大起大落的“良液”,更是散發(fā)著憂國憂民情懷的“佳釀”。
我們?yōu)槭裁春染疲烤平o我們帶來了什么?人在悲傷時節(jié)喝酒,在快樂的時候喝酒,酒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人無拘無束,回歸自我,抒發(fā)最真實(shí)的情感。這種作用在文人身上有著更為顯著的體現(xiàn)。一般來說,民眾對于杜甫的印象是一個心憂天下,無力救國的士大夫形象,《兵車行》、“三吏”、“三別”等等作品以詩為史,稱為“詩史”,展現(xiàn)出杜拾遺的身份。但是喝過酒的杜甫則完全不同了,在他的酒詩中展現(xiàn)的卻是一個雄心壯志、豪氣沖天的文士,在酒詩之中穿行,似乎我們更能還原一個真性情的杜甫。
性豪業(yè)嗜酒
詩人和酒從來是分不開的。李白嗜酒,自稱酒中仙,杜甫嗜酒,并不亞于李白。這兩位唐朝的大詩人雙星交輝,都留下了不少與酒有關(guān)的詩篇,而杜甫留下的比李白多了一百四十余首,將近李白酒詩的一倍,可見杜甫才真是詩酒第一。
關(guān)于杜甫是什么時候開始喝酒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倒是可以從詩人留下的詩文中找尋。自漢代司馬遷壯游之后完成《史記》,壯游便成了歷代文人必作的一件事情,杜甫的壯游詩里透露出了他從小嗜酒。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
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
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
——《壯游》
可見,杜甫才在十四、五歲就已經(jīng)是酒豪了。到了壯年時期,他與李白和高適相遇,更是一同飲酒賦詩,他和李白有酒同醉,有被同共,有手同攜,有景同登臨,當(dāng)然這也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坝嘁鄸|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是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中的詩句,說的正是他們在山東一帶漫游的故事。
大歷三年(公元768)春,杜甫五十七歲,身體已經(jīng)很衰弱,然而酒興卻一直盎然。由白帝城放船出峽以后,沿途都在喝酒。特別在江陵,遇見了尚書李之芳、秘書監(jiān)鄭審,他們一同會集——《宴胡侍御書堂》,飲酒賦詩。杜甫所作的五律一首,有“吾儕醉不歸”之句。席散后,他又同李之芳兩人月下對酌賦詩,詩題為《書堂飲既,夜復(fù)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絕句》。題上雖然沒有說到飲酒,但詩里面是敘述得很明白,竟然喝了一個通夜。
湖月林風(fēng)相與清,殘尊下馬復(fù)同傾。
久拼野鶴如霜鬢,遮莫鄰雞下五更。
“久拼野鶴如霜鬢”,就是說我總要拼掉這條老命。“遮莫”是盡管,盡管鄰家的雄雞叫破五更天,東方發(fā)白。雖然杜甫當(dāng)時年事已高,豪情不減當(dāng)年。
最后,不能不說到牛肉白酒的那一場公案了。杜甫大歷五年(公元770)夏四月到了耒陽,不久便突然死去。唐人鄭處誨的《明皇雜錄》載其事:“杜甫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h令具舟迎之。令嘗饋牛炙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處誨,鄭余慶之孫、鄭澣之子,《新唐書》作“處晦”。案兄弟四人名《唐書?鄭余慶傳》作允謨、茂諶、處誨、從讜,均從“言”旁,當(dāng)以作“誨”為是。太和中(827~835)進(jìn)士,上距杜甫之死僅六十年左右。史稱其人“方雅好古”,所述杜甫死因不會是無稽之談,所以新舊《唐書?杜甫傳》均采用了這種說法。
在唐朝時期,喜歡喝葡萄酒的人有很多,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特別是那些著名的詩人們是很喜愛喝葡萄酒的,杜甫也是其中一位,總之,大家看看上面的內(nèi)容就會大概的比較明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