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葡萄酒文化的全球推廣,很多的人們都對葡萄酒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比如對品酒師,大家就不是很冷靜的,那么,大家知道品酒師到底有著怎樣的非典型生活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詳細的了解一番吧。

你也許參加過這樣的品酒會:衣著優(yōu)雅的美女品酒師把一瓶葡萄酒打開,你喝下去,覺得又酸又澀,著實不能體會宣稱的各種好,無論品酒師如何啟發(fā)你聯(lián)想其香氣如何,是否能感覺得到黑莓味、礦物味、香草味等各種美好氣息,但你的味蕾偏偏就是釋放不出相關信息。這個時候,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因為你是中國人,你如何知道什么是黑莓味呢?這問題就像問一個老外什么是蝦醬味一樣不厚道。
味道有記憶,被細密儲存在大腦中。只有頻繁經(jīng)歷激活這種味道,才會記得住。品酒師畢生都會和細密的味道打交道。真正的品酒師專業(yè)性不容置疑。
品酒師最早源于歐洲皇室。這是替皇室照顧、打理酒的人,自然也少不了精細化替王室挑選推薦酒和試喝酒(表示無毒)的服務?;适覜]落后,品酒師走入高端餐飲店,服務新富。再后來,隨著葡萄酒貿易的發(fā)展,品酒師開始深入葡萄酒產(chǎn)業(yè)鏈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例如采購、銷售、推廣。這個職業(yè)在歐洲,是個歷史悠久的職業(yè),但是對于我國,則是個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2007年才正式把品酒師列為新職業(yè)。各類品酒師培訓機構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商家們也齊心協(xié)力地把葡萄酒塑造成時尚優(yōu)雅的舶來品。
“就像廣州的消費者一樣,很多人會沖著某道菜去某個餐廳,又或者說哪個茶樓的早茶出品正,在葡萄酒文化深厚的歐洲,亦是如此?!钡趶V州,想尋找一個持國際認證的外籍品酒師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僅有的那幾個外籍品酒師就像隱秘的大俠,在這個江湖轉眼即走。至于頂級的品酒師就更鮮見了。四季酒店的經(jīng)理則直接感嘆說:廣州葡萄酒消費,尤其是高端葡萄酒的消費還沒成熟到需要頂級專業(yè)的品酒師服務。
事實上,也有一些品酒師看到了這里葡萄酒消費的巨大潛力。來自意大利的安娜在上海待了一些時日,未來一周,她將會在廣州完成品酒師資格證的最后議論考試。她理解年輕人對葡萄酒的熱捧是一種典型的崇洋,就像最初吃肯德基和去星巴克喝咖啡一樣,如今,品葡萄酒看來是個新的裝逼風向標。
內斯特曾經(jīng)作為餐飲經(jīng)理參與過本城兩家五星級酒店的組建和培訓工作,如今在開設咖啡烘焙以及歐洲標準的葡萄酒資格認證培訓學校。他很清楚五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對品酒師的需求。而安娜,這位前心理咨詢師不惜轉型往品酒師資格發(fā)展,也是看中其巨大的發(fā)展空間。來自羅馬尼亞的薇妮婭在美國做過品酒師,如今也轉戰(zhàn)中國,為五星級酒店的員工提供葡萄酒知識培訓。
毫無疑問,做品酒師不是參加一個培訓班就能“出山”的。那些來自葡萄酒栽培和釀酒歷史悠久的歐洲“舊世界”和葡萄酒文化發(fā)達的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新世界”國家的人,他們通往品酒師的道路確實會比國人相對容易很多。但即便如此,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品酒師需要時間,實踐比文憑更重要,真正的品酒師需要一生慢慢老熟,同樣,產(chǎn)區(qū)也是如此。栽培一顆葡萄,生產(chǎn)一瓶好酒都需要時間沉淀,任何的急功近利都來不得。
薇妮婭有個夢想:通過旅游的方式把葡萄酒介紹給各種層面的消費者。專業(yè)人士走專業(yè)路線,參觀酒莊和釀酒師、品酒師、莊主交流,來個深度游,而非專業(yè)人士則可以在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到酒莊體驗葡萄酒的釀造過程,品味不一樣的文化。說到底,這是種文化。文化的形成基于不同的歷史,文化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差異性,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你懂的,這和時尚優(yōu)雅與否扯不上半毛錢的關系。
葡萄酒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酒類,想要喝出葡萄酒的口感味道來的話,是需要大家去仔細的品嘗的,而品嘗出又要有專業(yè)的術語來去形如的,詳情的話,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以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