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有4個法則,4個都以英文s開頭所以稱為4s法則,分別為觀色、搖杯、聞香、品味4個步驟,具體的步驟也不是那么的簡單,品酒是一門藝術,所以自然也充滿了技術性,其中的步驟也比較復雜,所以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仔細看看品酒4s法則吧!

何謂品酒?品酒是視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綜合感官享受。簡單地概括,品酒步驟大致分為4個“s”,稱為4s法則。
第一個s(sight/觀色):在白色背景下,稍微傾斜酒杯,觀察酒的色調、色度和澄清度。專業(yè)品酒師還要觀察液面的結構,比如邊緣線(rim edge)、邊緣層(rim proper)和中心區(qū)的“酒眼”(eye)等,來分析酒齡、產區(qū)、年份、氣候等特征。
第二個s(swirl/搖杯):輕緩地搖晃酒杯,使旋轉的酒液與空氣充分接觸,加快香氣的釋放?!皰毂痹蕉?、流動的速度越慢,表明酒精度和含糖量越高,相對來說這款酒的口感也會比較豐郁。
第三個s(smell/聞香):在搖杯這前,首先應該大致領略一下靜止狀態(tài)下的酒香。然后逆時針搖晃酒杯,迅速捕捉從杯了里釋放出來的酒香。酒香來源包括:葡萄品種本身的“原始香氣”(aroma)、橡木桶陳釀及瓶內陳年期形成的“醇香”(bouquet)?!癰ouquet”的原意為“花束”,表示葡萄酒的香氣應該像花束一般絢麗多姿、結構和諧,主要包括花香、果香、蔬菜香、辛香料香、樹脂香、土香(礦物香)、焙烤香等香氣類型。葡萄本身沒有香味,但葡萄酒卻可以神奇地變幻出各種果香,比如紅酒的櫻桃、草莓、黑醋栗、覆盆子、藍莓等典型香氣;白葡萄酒的蘋果、蜜桃、檸檬、芒果、芒果、香蕉等典型香氣。鑒別香氣時,應從杯口不同位置(上緣/下緣/中央偏左/中曲偏右)交替進行。同時應以下列方式反復進行:靜止狀態(tài)時/搖晃酒杯后、短促的捕捉/深入的分析。
第四個s(sip/品味):讓酒液均勻地漫過舌面,使每一個味蕾都與葡萄酒產生親密接觸,然后去全面探究單寧是否柔順?口感是否豐郁?結構是否協(xié)調(果味、單寧、酒精、酸度、糖分、甘油之間均衡)?酒體是輕盈的還是豐滿的?質地是絲綢似的還是天鵝絨似的?余韻是否悠長而愉悅?
如果是專業(yè)品酒,有時還有第五個“s”,即:spit/吐酒。把口中的酒吐出,一方面可換一種方式進一步感受余味的長度和均衡度,同時也是為不至于麻痹味覺。
專業(yè)品酒的目的是打分、評比、分級。根據美國著名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m . parker)的百分制,一瓶酒的基本分數為50分,色澤與外觀占5分、香氣占15分、口感和余味占20分、陳年潛力占10分。下面是三種專業(yè)品酒方式:
水平品酒法:對同一年份或同一葡萄品種,但不同酒莊、不同產區(qū)的葡萄酒進行橫向比較。
垂直品酒法:對同一酒莊,但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進行縱向比較。
盲品品酒法:在隱蔽產地、品種、年份的情況下進行的酒樣匿名品評。酒瓶用袋子套上,杯腳貼上編號。在一些國際性評比活動中,為了防止有的品酒高手會通過色澤判斷出酒齡、品種、產地,必要時還會換上深藍色或深黑色的“盲品杯”,不但隱蔽了酒標,而且也遮蔽了酒杯。
看完了品酒的4s法則,你學會了么?專業(yè)人士品酒,還會有最后一個s吐酒,品酒大師光是通過色澤就能判斷葡萄酒的地區(qū)年份,所以品酒真的是一門藝術,對酒了解的越多,越覺得酒文化無窮的魅力,葡萄酒的口感讓我非常期待,品酒也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