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香氣就如同其葡萄酒的品種款式一樣的,是有著許許多多種的,像一些水果香、花香和食物香等等,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酒里會有荷花的香味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詳細(xì)的了解一番吧。

南宋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里,有好多菜,不僅名字好聽,觀之清雅如畫,且制作過程十分有趣。書中寫道:暑天,和客人一起泛舟蓮蕩之中,摘來一把荷葉,先把酒倒入荷葉,將其扎好,又把腌魚包裹在另一張荷葉里烹制。等一群人游玩回來,酒香魚熟,各自取酒吃魚??梢韵胂?,那是一場多么豐美的水澤佳宴,荷葉田田,魚香酒醇,綠蔭花色將酷暑遠遠阻隔在塵世的喧囂之外。很想知道這種酒是怎么飲用的,書中卻沒有找到答案。正巧,讀到歐陽修的《漁家傲》,里面寫得恰恰是采蓮女用荷葉作杯飲酒的事:
花底忽聞敲兩槳,梭巡女伴來尋訪。酒盞旋將荷葉當(dāng)。蓮舟蕩,時時盞里生紅浪?;饩葡闱鍙P浪,花腮酒面紅相向。醉倚綠蔭眠一晌,驚起望,船頭擱在沙灘上。這首清新活潑的小詞后面有詳細(xì)的注解:荷葉作杯,是把荷葉連莖摘下,在葉心凹處,用針刺破,然后注酒入荷葉凹處,喝的時候從莖端處直接吸取。荷葉柄起到了吸管的作用,純正,綠色,自然,不等同于我們今天的塑料吸管哦。
據(jù)唐《酉陽雜俎》記載,從魏晉時代開始,人們就在用荷葉當(dāng)做酒杯了。隋殷英童《采蓮曲》云:“荷葉捧成杯”,唐戴叔倫《南野》云:“酒吸荷杯綠”。白居易曾寫過“寂寥荷葉杯”,大文豪兼美食家蘇東坡也寫下“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的詩句,將當(dāng)時飲酒的情形描繪得形象而生動。我們的古人,曾經(jīng)多么風(fēng)雅啊。
那酒經(jīng)過絲絲縷縷的葉脈,再從葉柄的一端緩緩流出,逶逶迤迤的一路行來,荷葉的青氣和荷花的香味一定已經(jīng)含蘊其中了,滋味一定妙不可言吧!所以才有了這么一個雅致的名字:碧筒酒。
這款有著荷葉香味的酒叫做碧筒酒,其所傳承歷史是可以追溯十分久遠的,文化內(nèi)涵是十分深厚的,而因其獨特的口感,所以喜歡的人也多,好了,以上的內(nèi)容就先說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