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是用來裝酒、保存酒的容器,一般來說在酒打開后喝完了,酒瓶也失去了它的價值,大部分人都會將酒瓶直接丟棄了。但是有些人卻發(fā)覺了酒瓶別樣的魅力,覺得空酒瓶也非常的漂亮,于是就進行了酒瓶收藏。

酒藏真文章
“看起來像水,聞起來陶醉。喝進去辣嘴,留肚里鬧鬼。走路要絆腿,半夜想找水。醒來身心疲,想想真后悔?!?/p>
對于酒,曬空酒瓶的藏友微的這首打油詩,著實讓人有噴飯之感。誠如他所言,中國是造酒最早的國家,即便從儀狄造酒的傳說記載算,也已數千年歷史。歷史上,從帝王將相到平頭百姓,因酒成趣、因酒壞事的典故不在少數,文人騷客的酒詩、酒文甚豐,但沒有一首像這首打油詩這般,闡述得直白且貼切。
不過,撇開“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的那些頹靡或者豪邁的感慨。能真實而確切地留下歷史記印的,卻是那些酒器。歷史上形形色色的盛酒器皿,可謂圖文并茂地記錄著華夏發(fā)展史,涉及政治、經濟、科技、人文、歷史、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
空瓶亦醉人
陶土、青花、玻璃、紫砂、竹、木……有的細長高挑、有的憨態(tài)圓潤,更有人物、動物及仿其他器物的造型。藏友曬的這些空酒瓶可謂琳瑯滿目。
古代酒器屬于文物、古玩范疇,但一些近現代的酒瓶仍然不乏時代信息。藏家認為,古代酒器,多被中外博物館或民間古玩家珍藏,價格不菲,但近代的各種酒器因生產數量多,又是生活常用品,長期以來人們多見多不怪,最終成了廢棄之物。其實,很多現代的盛酒器皿作為一種特殊的工藝品,不僅具有實用、紀念、欣賞價值,而且也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據介紹,就酒器的文化底蘊而言,最顯著的是地域文化,其間包含有地方民俗、民族文化的經典,乃至地方書畫藝術、陶瓷文化、宗教文化的藝術體現。如在藝術酒器上,雕刻、鑲嵌、圖繪、彩印、燒制、施釉等方面的加工處理方式上,各地都有相對的特色之處。即便是最普通的玻璃瓶裝酒,也會有產地、性質、日期乃至酒歷史、典故等諸多信息。
酒與酒瓶是不可分割的。藏家認為,作為一種載體,酒瓶所包含的信息是非常豐富的。喝完酒,酒瓶就當廢品處理,一扔了之,他覺得非常可惜。何況有些瓷酒瓶,造型千姿百態(tài),顏色也是各色俱全,本身就非常具有觀賞價值。
收藏有門道
每個時代、每個地區(qū)都有其獨具特色的酒。如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陜西西鳳酒被稱為“四大名酒”。如按“十大名酒”,還包括四川五糧液、江蘇洋河大曲、四川郎酒、安徽古井貢酒、貴州董酒、四川劍南春等,而這僅僅是白酒系列的全國知名品牌。
現今說起黃酒,以紹興產的最為著名,其實中國是黃酒的故鄉(xiāng),黃酒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據藏家介紹,紹興的狀元紅、女兒紅,大家廣為熟知。黃酒的名稱多與產地關聯,如紹興酒、金華酒、丹陽酒、蘭陵酒等,品名更是豐富多彩,如知名的黃酒品牌包括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無錫惠泉酒、山東即墨老酒、張家港沙洲優(yōu)黃、吳江吳宮老酒、福建閩安老酒、江蘇白蒲黃酒、廣東珍珠紅酒等。除此之外,地方還有很多知名黃酒,盛酒的器皿也五花八門,其間不乏頗具特色者。
收藏本是為心靈愉悅。藏家感言,收藏酒瓶,代價不高,只要平時留心即可,大可不必貪多求全而花冤枉錢。不過,有幾點要提醒有興趣收藏酒瓶的藏友:一、看其信息內涵,如許多酒瓶上會有詩詞、典故,地域文化含量大者為佳;二、看其藝術造型,奇特的或技術含量高的比普通形要強,如一些紀念版或特別定制的酒瓶;三、要盡可能保證酒瓶的完整性。一個完整的酒瓶必須具有瓶體、瓶蓋、瓶標及瓶蓋與瓶體的連接物,品相要相對完好。
酒瓶收藏看起來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其中也涉及了不少的文章,也有很多門道知識在,并不是說你找到一個空的酒瓶,然后洗干凈放著就是收藏了,這樣只是收集而不是收藏。想要酒瓶收藏,必須要花足夠時間在這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