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葡萄酒品鑒知識在網(wǎng)上紛紛流傳,而且非常的參差不不齊,各家說的也不盡相同,究竟誰的是對的,誰的是錯的也沒有標準,那么,現(xiàn)在小編就來一堂專業(yè)的葡萄酒品鑒課,好讓大家對葡萄酒品鑒有個正確的認識。

在冬日庸懶的早晨,什么樣的葡萄酒能夠喚醒人們的味覺?不用說,當然是起泡酒!這是一支來自意大利威尼托產(chǎn)區(qū)的普羅賽柯起泡酒,可能是新學員手法不純熟,也可能是這款酒本身就很普通,酒杯中的氣泡很快就消失了,不過杯內(nèi)細膩柔和的泡沫依然很美。在細長的香檳杯里,微微發(fā)黃的酒體中一串串二氧化碳形成的微小氣泡不斷地上升,人們形象地把這些成串的氣泡稱為“珍珠項鏈”。每喝一口都能感受到這些氣泡在口中破裂時產(chǎn)生的沖撞,舒爽卻不刺激。
接下來是來自智利庫里科山谷的艾文莊園長相思干白葡萄酒。老師曾經(jīng)說過:品酒是有順序的,要先品清淡的酒,再品厚重的酒。我猜想這款葡萄酒的口感應該是清淡的。端起手中的酒杯,透過早晨的陽光,杯里的葡萄酒散發(fā)出迷人的光暈,清亮的酒中仿佛有一個生命在綻放、蘇醒。低頭輕嗅,杯中最先散發(fā)出的果香,有一種清新涼爽梨子的味道。老師還提醒大家注意,聞香氣時不能太猛,如果一下子聞太多那你就只能感受到酒精在你鼻腔里的刺激了。
與之對比的是一款德國法蘭肯的米勒托高干白葡萄酒,所有人都認真的觀察著酒的顏色,感受著酒在靜止時與晃動后的香氣變化。這種變化有的時候非常難以捕捉,由于對香氣了解的還不清楚,我像大多數(shù)初學者一樣不停的在腦子里搜索香氣的種類并試圖一一與之對應。 在白葡萄酒里沉醉了一番之后,我們走上了酒窖的二樓,這里早已布置成品酒課堂,四瓶干紅葡萄酒也早已擺放整齊,他們分別是來自智利空加瓜山谷產(chǎn)區(qū)的好年卡門尼雅干紅葡萄酒、南非斯瓦特藍產(chǎn)區(qū)的瑞貝克酒窖品諾塔吉干紅葡萄酒、南澳大利亞的巴羅莎干紅葡萄酒和法國波爾多產(chǎn)區(qū)的霍克佛酒莊干紅葡萄酒,這些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酒。
很快的幾名學員就倒好了酒,一陣優(yōu)雅的橡木香從杯子里溢了出來,好像從CD機里流淌而出的輕音樂,從鼻尖直達心底。作為品酒的初學者,我們嘗試的葡萄酒均為單一品種葡萄酒,只有波爾多霍克佛酒莊干紅葡萄酒是由梅鹿輒和赤霞珠釀成。老師告訴大家,單一品種的葡萄酒更能體現(xiàn)葡萄品種的特點,更有利于初學者把握。 記得《葡萄酒品鑒百問百答》里曾經(jīng)說過,“在學習品味葡萄酒的時候要做一個有心人,僅靠‘多飲’但‘不求甚解’是沒有進步的。我們不僅要用味蕾來品嘗葡萄酒,也要用大腦來分析和記下所得的感覺、信息和資料”。我和在場的每個人一邊認真地品嘗,一邊記錄著捕捉到的感覺,還有人拿著兩杯葡萄酒進行對比,仔細的發(fā)現(xiàn)其中的差異,老師則在大家品評后給出專業(yè)指導。
隨后酒窖的窖主又向大家介紹了一些適合這些葡萄酒的美食:艾文莊園長相思口感清淡可以配沙蛤,口感重的米勒托高應該配蜆蛤,南非品諾塔吉配薩拉米香腸……最后,冰葡萄酒登場了!這瓶冰葡萄酒色澤如蜂蜜般金黃,香氣里也富含花香和蜜香,口感酸甜平衡,配上傳統(tǒng)的蜜三刀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一個上午的品酒課雖然沒有全部喝掉著8瓶酒,但是我們都有些微醺了。被酒精激發(fā)出的興奮,讓品酒的氣氛更加活躍,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著紅光。我想我所學到的不僅僅是品鑒葡萄酒,更是一種對雅致生活的追求。生活中并不缺乏雅致,缺的是我們對這種生活的品味,我在想當自己閑暇的時候,也可以斟上一杯葡萄酒,讓平凡的生活增添一抹炫美的色彩。
內(nèi)容不多但短小精悍,知識不難但尤為重要,品鑒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享受過程,這更是對生活的態(tài)度,我們不只只品鑒葡萄酒,還要時刻品鑒身邊的東西,發(fā)現(xiàn)身邊的東西的美好的一面,那樣才能對生活保持著熱情,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