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小編我常常出席一些同學聚會或者酒會之類的場合,小編我都會必不可少的喝上一些酒。而在喝酒的同時會有不同的人過來找你聊天喝酒,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呢?又是看見或者聽到一些動作或者談話不免會覺得尷尬,因為小編我知道是錯的,別人一直以為是正確的。而今天小編我就來說說葡萄酒的那些誤區(qū)!
葡萄酒世界浩瀚無垠,一些新手葡萄酒愛好者很容易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從而陷入一些常見的誤區(qū)。以及為了幫助大家解開一些常見疑問,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與葡萄酒有關的10大常見誤區(qū),讓你真正認識什么是葡萄酒。
1、葡萄酒中加入了人工香味劑。
說葡萄酒中帶有焦糖、草莓和櫻桃等的香氣或者風味時,并不是說葡萄酒中加入了這些物質或者這些物質的人工香味劑。葡萄酒的香氣和風味主要來源于品種、土壤和釀造過程。不同品種的葡萄酒在香氣和風味上有各自典型的特征。如果葡萄酒是在橡木桶中發(fā)酵或者熟成的,在橡木的作用下,它往往可以發(fā)展出香草的芬芳。
2、葡萄酒越陳越好。
超過90%的葡萄酒都應該在購買后的3-5年內(nèi)飲用,這些葡萄酒如果繼續(xù)陳釀下去,質量并不會變得更好。適合長期儲存的葡萄酒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單寧高,酸度高,風味復雜,而且整體比較平衡。要判斷一款葡萄酒是否越陳越好,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如果它的價格低于25美元,那它不適合陳年,最好在3-5年內(nèi)飲用;如果它的價格高于40美元,那它很可能可以儲存5年以上。 
3、白葡萄酒的陳年潛力沒有紅葡萄酒的好。
一般來說,葡萄酒的陳年潛力如何主要由它的酸和單寧來決定,因為酸和單寧都是天然的防腐劑。有些人可能認為白葡萄酒的單寧含量極低,因而它的陳年潛力并不突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很多白葡萄酒的酸度都非常高,陳年潛力不容小覷。比如,一瓶1811年份的滴金酒莊(Chatuead’Yquem)貴腐甜白葡萄酒在2012年以117,000美元售出,質量極為出色。這款葡萄酒由長相思(SauvignonBlanc)和賽美蓉(Semillon)葡萄釀造。
4、用螺旋蓋的葡萄酒一般比較便宜,所以質量不好。
這完全是誤解。螺旋蓋是一種非常好的葡萄瓶塞,尤其是對那些25美元以下的葡萄酒來說;這些葡萄酒都應該在3-5年內(nèi)飲用,用螺旋蓋完全可以滿足密封的要求,而且成本比較低。很多價格低于25美元的葡萄酒質量都非常好。
5、紅葡萄酒中的亞硫酸鹽會引起頭疼。
所有葡萄酒中都有亞硫酸鹽,包括那些有機葡萄酒。醫(yī)生和科學家都認為葡萄酒中的亞硫酸鹽并不會引發(fā)頭疼。那么葡萄酒中的什么物質會引發(fā)頭疼呢?關于這個問題,至今人們還在爭論和研究當中,不過葡萄酒中最有可能導致頭疼的物質是組織胺和酩胺等。
6、紅葡萄酒應該在室溫下飲用,白葡萄酒要冰凍后再喝。
喝葡萄酒的時候,人們有個普遍性的錯誤,就是紅葡萄酒的飲用溫度過高,而白葡萄酒的飲用溫度過低。葡萄酒的理想侍酒溫度沒有精確的標準,而是介于一個大致的范圍,因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紅葡萄酒一般在15攝氏度(60華氏溫度)左右飲用,白葡萄酒一般在7攝氏度(45華氏溫度)左右飲用。
7、霞多麗葡萄酒帶有橡木味和黃油味。
霞多麗葡萄酒的橡木味一般來自橡木桶陳釀,黃油味則來自蘋果酸-乳酸發(fā)酵。釀酒師在釀造霞多麗葡萄酒時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讓它在橡木桶中熟成和是否讓它進行蘋果酸-乳酸發(fā)酵。很多霞多麗葡萄酒是沒有經(jīng)過這兩個過程的,所以既沒有橡木味,也沒有黃油味。
8、葡萄酒瓶上標注的酒精度是百分百精確的。
法律允許釀酒商在葡萄酒瓶上標注的酒精度比它實際的度數(shù)高/低1%。所以一瓶標注13.5%的葡萄酒的酒精度可能介于12.5%-14.5%之間。
9、“酒腳”可以說明葡萄酒的質量。
把裝有葡萄酒的酒杯傾斜或者搖動后,再把它水平靜止放置時,杯壁上就會形成一條條透明的酒柱,這些酒柱常被稱為“酒腳”、“淚滴”或者“掛杯”。很多人相信,杯壁上的酒柱流得越慢,就說明葡萄酒的質量越好。其實,這些酒柱的形成與甘油、酒精、糖分等物質有關,也跟酒杯的材質和清潔度有關,但是跟葡萄酒的質量沒有直接關系。
10、紅葡萄酒是由紅色的葡萄汁釀造的。
不管是紅葡萄還是白葡萄,它們的汁液都是透明無色的。紅葡萄酒的顏色是在浸皮過程中從葡萄皮中慢慢萃取出來的。
有時候小編我會聽到超市或是煙酒行里有銷售人員給別人推銷葡萄酒的時候會說:年份越久的葡萄酒品質越好,類似這樣的話,聽了之后小編我會在想應不應該去糾正他這樣的說法呢?但我又怕別人說我多管閑事,這樣的心理,你們有過嗎?今天小編我就先說這么多吧,其實還有很多葡萄酒的誤區(qū),小編我就先不說完,以后再詳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