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很早就有了,歷史上很多古詩都在贊譽葡萄酒,而蘇東坡的《謝張?zhí)推烟摇穼懗隽水敃r的世態(tài),然后記錄了葡萄酒當時的情況。那么,蘇東坡先生與葡萄酒有什么情緣呢?

蘇東坡先生與葡萄酒的情緣
冷官門戶日蕭條,親舊音書半寂寥。惟有太原張縣令,年年專遣送蒲桃。
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貶。在不得意時,很多故舊親朋都不上門了,甚至連音訊都沒有。只有太原的張縣令,不改初哀,每年都派專人選葡萄來。從詩中,我們還知道,到了宋朝,太原仍然是葡萄的重要產(chǎn)地。
蘇東坡酒量雖不大,卻是善飲者,知道酒的好壞,他同時又是位美食家。我們從《老饕賦》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老饕是貪吃的意思,從構(gòu)詞上就可看出,那可不是一般的貪吃,而是一副大呼小叫、狼吞虎咽的吃相。《老饕賦》說得明白些就是《食客賦》,如果要面子,講得好聽些,那就是《美食家賦》。
面對著精美的菜看,聽著美妙的樂曲,欣賞著仙女們優(yōu)美的舞姿,還需要什么呢?老食客蘇東坡說,還缺美酒!要用珍貴的南海玻璃杯斟上萄萄美酒。在蘇東坡看來,精美的菜肴、優(yōu)美的樂曲、仙女的舞姿,只有以萄萄美酒相配,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由此可見蘇東坡對葡萄酒的評價之高:葡萄酒確實是高雅的美酒。
蘇東坡的一生,由于其政治抱負未能得以充分施展,卻成全了他為后世留下的所有的文才,而他的商業(yè)天才,幾次小試牛刀后,因生不逢時,基本上浪費掉了。但我們還是能從以下幾件事中看出他的商業(yè)天分。
大家都知道蘇東坡不但是美酒鑒賞家,他還自己造酒。他自己釀造了“蜜柑酒”和以蜂蜜為原料的“蜜酒”,并作了《蜜酒歌》,以致于“蜜酒”廣為人知。蘇東坡去世后,經(jīng)常有人向他兒子蘇過和蘇過乞討他們父親“蜜酒”和“蜜柑酒”的秘方。蘇過說,家父只做過一兩次酒,蜜柑酒味道就像土酥酒,根本就不是什么好酒。據(jù)說朋友們喝了蘇東坡在黃州所釀的“蜜酒”,常常鬧腹瀉。雖然蘇東坡釀的蜜酒和蜜柑酒質(zhì)量不好,但別人釀的蜜酒卻借他的名成了北宋時的名酒。
《飲酒四首•之四》:
“雷觴淡于水,經(jīng)年不濡唇。愛有擾龍裔,為造英靈春。英靈韻甚高,蒲萄難與鄰。他年血食汝,當配杜康神。
到了南宋,小朝庭偏安一隅。當時的臨安雖然繁華,但葡萄酒卻因為太原等葡萄產(chǎn)區(qū)已經(jīng)淪陷,顯得稀缺且名貴,這可從陸游的詩詞中反映出來。陸游的《夜寒與客撓干柴取暖戲作》:
“稿竹干薪隔歲求,正虞雪夜客相投。如傾瀲瀲蒲萄酒,似擁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勛殊可喜,千金論價恐難酬。他時鐵馬榆關(guān)外,憶此猶當笑不休。”
詩中把喝葡萄酒與穿貂鼠裘相提并論,可見當時葡萄酒的名貴。
葡萄酒在蘇東坡的時代是很受歡迎的,也很名貴。不過現(xiàn)在的葡萄酒也很有名氣,價格也有高低,所以在飲用葡萄酒的時候要有所選擇,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選擇,選擇合適自己的那款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