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見過酒量很嚇人的朋友嗎?我見過。
上周剛從山東回來,一桌人五湖四海地匯聚在煙臺。山東人喝酒的架勢全國聞名的,主陪副陪一上,打底那就是將近一斤白酒,更別說還有紅的、啤的,還吆喝著大家一起喝張裕的白蘭地,要命。

有個朋友來之前就說他不喝酒,一點兒都喝不了。眼看著一米八幾的大個子,架不住大家勸他,于是就跟著喝了半瓶青島啤酒,真就半瓶。十分鐘后這兄弟開始昏昏欲睡了,再一會兒他就去廁所吐得昏天黑地。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整個人從臉到脖子全部漲成了棗紅色。餐廳老板勸我們不要灌人喝酒,我們???
這是我頭一次見過沒有酒精過敏,單純靠酒量低就能嚇人的劇烈反應。和他一起喝酒,讓我頭一次覺得“不能喝”這個極端,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干了這杯?沒問題,我先打開120的摁鍵,一會兒你直接幫我打過去就行。我問問老板地址先……”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采蜜型的酒量,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還有提升的空間嗎?
為什么有的人一喝酒就臉紅?
金庸筆下,高手斗酒能靠內(nèi)力把酒逼出體外,像段譽這樣運氣好學成六脈神劍,還有不用內(nèi)力的辦法。
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要想解決血液里的酒精,卻只有靠肝代謝一途。
人的肝臟中有兩種酶負責代謝酒精。一種把酒精轉(zhuǎn)化成乙醛,另一種再把乙醛轉(zhuǎn)化乙酸,最終排出體外。
這個過程中,乙醛有較強的血管擴張性,偏偏生成它的速度要比消耗掉的速度快。多出來的乙醛就這樣停留在肝臟和血液里,濃度高了,我們皮下的毛細血管擴張,人的臉就變紅。如果量繼續(xù)增加的話,視人體差異,還會帶來流汗、頭暈以及心跳過快等現(xiàn)象。大多數(shù)人喝多了上臉,喝醉了會吐,宿醉時頭疼,都是這個因素導致的。

圖片備注:人與人的體質(zhì)多少會有些不同,而乙醛脫氫酶2就決定了你喝酒后臉不臉紅的問題,如果你乙醛脫氫酶2的含量不夠,那大部分乙醛就沒辦法轉(zhuǎn)化為乙酸排解,血液里的乙醛使血管擴張,因為臉部皮膚薄、毛細血管豐富,所以容易在臉上體現(xiàn)“臉紅”......
人人喝多了都臉紅,但也有人只喝一杯就能上臉,這就是遺傳因素的差異了。在亞洲,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肝臟中的第二種酶發(fā)生了變異,代謝的效率比其他人要低得多。他們能正常的把酒精轉(zhuǎn)化成乙醛,但分解乙醛的速度卻慢了很多。
讓人臉紅的是乙醛,讓人醉酒的是乙醇。所以綜上所述,喝酒后臉不臉紅,跟一個人酒量好不好,并沒有直接關系,醫(yī)學上解釋的話,就是皮膚黏膜血管擴張的表現(xiàn)......
喝酒臉紅的人中既有不太能喝的,也有很能喝的,還有我朋友那樣半杯就叫救護車的。搞懂這個問題,你就是全桌被灌最多酒的仔。
臉紅的人,可以多喝酒嗎?
喝酒臉紅的人不能喝,或許不是什么壞事。因為同樣醉酒,容易臉紅的人和不容易臉紅的人承受的健康風險卻大不相同。
喝同樣多的酒,容易臉紅的人比起不臉紅的人,體內(nèi)乙醛要多不少。這一方面讓他們宿醉時,頭疼和惡心的感覺更加嚴重。這種情況下多飲酒比其他人更容易招來一些健康隱患,比如得上高血壓的風險就大大提升了,同時,還有些研究表明食道癌的發(fā)病率也有所提升。
而那些酒量看似極佳的人,并不一定都是酒精代謝速度異于常人。
人體肝臟的酒精代謝能力在青春期后就不太發(fā)生變化了。酒量最佳的人,往往只是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力比較強,也就是在血液中酒精總量比較高的時候,他們更容易表現(xiàn)正常一些。尤其是經(jīng)常喝酒的人,對酒精敏感度較低,但這并不代表酒精以及后續(xù)反應的乙醛對人體的損害變少了。
所以,反而是那些喝酒本就容易臉紅,但卻又恰好千杯不倒的人,最要小心自己的身體。
不容易醉、酒精代謝能力好的人在酒桌上有一個特征——喝酒滿頭大汗。他們是真正酒量好的表現(xiàn),以后要是在酒局飯局上遇上喝酒滿頭大汗、一直喝水跑洗手間的人,還是保持距離吧,這類人才是飯局上的種子選手......
臉紅的人,怎么提升酒量?
喝酒臉紅呢,一般幾個小時后,紅色就會減退,因為乙醛會慢慢被代謝掉。但長期這樣也不是個辦法……既然臉紅是天生的,而靠喝酒鍛煉酒量又對身體有害無益,我們要怎么提升酒量呢?
辦法還是有的,難免有遇到應酬不得不喝,或者像我們偶爾碰上酒特別好的情況哈哈,很難控制住寄幾啊……這時候,就要掌握不喝醉的前提下稍微多喝點、同時把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小的辦法。
1.不要空腹飲酒,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對胃腸道傷害大。喝酒前可以吃點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豆?jié){等,這些高蛋白食物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發(fā)生反應,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2.慢慢飲酒,人體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這樣就不易喝醉。切記一口悶,能喝得越慢越好。
3.喝酒時,要多喝白開水,讓酒精隨尿液排出體外。這是唯一可以讓酒精代謝得更快的辦法,所有的解酒藥其實都是加速代謝得原因,并沒有能讓血液內(nèi)酒精憑空消失的藥物。
4.讓你的肝臟處在最佳狀況,每周至少1-2天不喝任何酒精,讓它充分休息。
但不論掌握任何方法,喝酒都不建議過量。從健康角度來看,不管喝酒臉紅也好,不臉紅也罷,從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不管酒量如何,都應該適量喝酒,一定不要貪杯~
我覺得山東人民非常好,一桌人吃飯肯定有酒量差的朋友,除了半杯倒那位兄弟,還有有一位喝了兩杯葡萄酒之后立馬全臉通紅的大哥。那一晚除了開場大家敬了兩杯,直到飯局結(jié)束都沒有人再勸酒,都在說“臉都喝紅了,別再讓他喝了”。
驚喜地看到中國餐桌文化的發(fā)展變化,從全是“勸人喝酒”的情況,變成不乏“勸人別喝”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