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葡萄酒的人,都會時常去參加一些品酒會,品嘗和欣賞各種不同類型的葡萄酒,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在品酒的時候,很多人喝了葡萄酒后,但是卻把酒吐出來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酒不好喝,還是因為不喜歡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為什么品酒的時候要吐出來?

一款葡萄酒在進入口中后,就已經呈現(xiàn)了其主要的風味特征。即使吐掉之后,品酒者也可以充分感受到這款酒的回味。因此,吐掉和咽下去沒有太大差別。
在品酒會或品酒比賽時,專業(yè)的主辦方會準備吐酒用的小桶——“吐酒桶”,一是為品鑒下一款酒做準備,以免上兩款酒的風味相互影響。品酒者可以在吐酒之后,喝一些清水或蘇打水,或者吃一兩口無味的面包,中和口腔中的酒味。二是因為品酒會往往提供酒款較多,要考慮為品酒者的酒量、健康,避免酒駕、或品酒者不勝酒力的情況。
對專業(yè)的品酒師來說,一天中品嘗幾十款、甚至百余款酒都是正常。因此當他們?yōu)槠咸丫拼蚍謺r,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味覺敏銳,還要努力讓自己遠離酒精肝或是胃病的威脅。所以大師們也常常將含在口中的酒吐掉,而不是咽下去。
在品酒時,小呷一口,用舌頭攪動酒液,使其充分接觸味蕾,體會其中的滋味;后把口中已起泡的微溫的酒液吐入吐酒桶中。這一過程就如漱口一樣,但盡量不要讓酒液接觸到牙齒。勤加練習,你終會形成一套專業(yè)而又不缺乏優(yōu)雅的吐酒方式。
在品酒的時候,把酒含在嘴里,感受一下葡萄酒在口腔里的感覺,然后你就可以選擇吐出去還是吞下去,這個與好不好喝和喜不喜歡沒有關系,只是因為品酒的時候,只需要品嘗出酒的味道即可。當然,如果是自己在家品酒的時候,就不要吐掉了,好好享受美酒就好,不要浪費掉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