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地處歐洲。在那里,葡萄酒的釀造歷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生產葡萄酒的國家之一。如今經過多年的積淀,在保加利亞葡萄酒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各式各樣的葡萄酒產品層出不窮,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葡萄燒酒、玫瑰酒等。素有巴爾干半島葡萄酒明珠之稱。
如今,保加利亞的葡萄酒在業(yè)界中的評價普遍很高,可見其品質有口皆碑。這顆璀璨的葡萄酒明珠既照亮了巴爾干半島人民的心,也照亮了亞歐大陸乃至更多國家和地區(q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保加利亞的葡萄酒可以在更高的平臺上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酒在保加利亞有相當長的歷史,考古、民間傳說和文學記載都證明了釀酒用的葡萄樹早在石器時代就已在保加利亞生長。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是色雷斯、羅馬、希臘、斯拉夫和保加利亞人主要的生活來源。
保加利亞共和國位于巴爾干半島東南部,北與羅馬尼亞隔多瑙河相望,西與塞爾維亞和黑山、馬其頓相鄰,南與希臘、土耳其接壤,東臨黑海,海岸線長378公里。北部屬大陸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式氣候。
保加利亞釀造葡萄酒的歷史相當悠久。保加利亞是世界最早生產葡萄酒的國家之一。早在3000年前的色雷斯部落時期,在保加利亞的斯達拉·普蘭尼那山的南坡和北坡就出現了專為釀酒而種植的葡萄園。甚至在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都有關于保加利亞葡萄酒的記載。但后來在土耳其的統(tǒng)治下,釀酒業(yè)衰退了許多。
土耳其信奉回教,酒是禁忌,自然不準釀酒。二次大戰(zhàn)后,保加利亞才又開始釀酒,而且是以提高國家經濟能力為目標從事葡萄酒的生產。
保加利亞各地都生產葡萄酒,大致上以巴爾干山脈為界,在山脈以東,生產優(yōu)良白酒;山脈的北側和南側,則盛產紅酒。
保加利亞夏季溫暖,冬季寒冷適度。在保加利亞東北部以及中部地區(qū)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在山區(qū)1175毫米左右。年積溫在3500-3700℃之間。
保加利亞其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冬天很少出現冰凍的天氣,當地的土壤和氣候也非常適合葡萄樹的生長。半濕潤的大陸氣候促使大量糖類和酸性物質生長,而這些物質為酒的釀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土壤主要有酸性土壤、灰色腐殖質和碳酸鹽土壤以及肥沃的黑土土壤和沖積層土壤。
2005年保加利亞葡萄酒產量增長9.24%,葡萄酒出口114.17百萬升,同比增長26%,其中瓶裝葡萄酒出口88.96百萬升。近年來,保加利亞葡萄酒主要出口地區(qū)發(fā)生了變化,逐漸從原來的主要出口國家英國和法國等轉向俄羅斯等國家。保加利亞最主要的葡萄酒出口市場是俄羅斯、波蘭和歐盟,其中對歐盟出口葡萄酒占保加利亞出口36%。
保加利亞葡萄酒出口不斷增長。在葡萄酒出口國中,保加利亞居世界第16位,大約25個國家進口其出產的瓶裝葡萄酒。
據保加利亞“全國葡萄園和葡萄酒商會(nvwc)”稱,按入盟要求在該商會登記的葡萄種植者至今共2.4萬家,其中法人600個,葡萄種植面積共5萬公頃。仍有許多葡萄種植者未登記或在其他機構登記。該商會稱,目前保加利亞葡萄種植存在的問題是葡萄園數量多,面積小,荒廢嚴重。在該商會登記的葡萄酒制造廠共3000家,2005年保加利亞向俄羅斯出口葡萄酒從原來的3000萬升增到4000萬升,向波蘭葡萄酒出口也增至2000萬升。2005年全年保葡萄酒出口預計1.1億升,2004年為9000萬升,而到2007年保加利亞葡萄酒出口量達1.13億升。保加利亞2008年注冊的葡萄酒釀造企業(yè)共有286家,共生產1.37億升葡萄酒,其中1.12億升出口。
每年初在保普羅夫迪夫國際博覽會有專門的葡萄酒國際展會vinaria,這是中東歐地區(qū)最大的酒類國際展會。保加利亞總統(tǒng)珀爾瓦諾夫稱,“葡萄酒是保加利亞的形象,是國家經濟的一個主要特點”。保加利亞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市場是俄羅斯、波蘭、德國、英國和捷克。
如今,保加利亞的葡萄酒在業(yè)界中的評價普遍很高,可見其品質有口皆碑。這顆璀璨的葡萄酒明珠既照亮了巴爾干半島人民的心,也照亮了亞歐大陸乃至更多國家和地區(q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保加利亞的葡萄酒可以在更高的平臺上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