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大家會說,只需要看看酒的名稱中有沒有chateau(莊園)這個詞就可以了……沒有chateau的(都是酒商酒)。如按這個路數(shù)可就忽略“酒莊”了!
一、列級莊當年也沒有Chateau
酒標上沒有Chateau的紅酒,其實波爾多“八大”里面就有一個:Petrus。再仔細看看“雄獅堡”酒標上的酒名:Grand Vin de Leoville du Marquis de Lascases。難道要說它也是“酒商酒”嗎?

波爾多是全法國Chateau酒的王國,所以繼續(xù)以此地為例:1850年,波爾多地區(qū)有50多家酒莊使用“Chateau”給自家酒命名。1855年上榜的那些列級莊中,實際上僅只Margaux, Lafite,Latour, Beychevelle和Issan五家的酒名中帶有Chateau一詞。其他家,要么用主人的姓氏,比如Lynch、Rauzan;要么取自酒莊所在地的地名,比如Leoville、Mouton……雖然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的是Chateau皆無蹤影!
可見,酒莊酒的名字中未必有Chateau。但根據(jù)法國法律對葡萄酒起名的規(guī)定,所有帶有Chateau字眼的一定是AOC級的酒莊酒。
二、酒莊何處有?
知道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Mis en Bouteille au Domaine、Mis en Bouteille a la Propriete都表示“酒莊裝瓶”,這是對法國干紅開始有所了解的標志之一。但是,“酒莊”在法語中真正的對應詞不是Chateau,也不是Domaine,更不是Propriete,而是Exploitation vitivinicole—它才是“酒莊”一詞在法律法規(guī)中的真身。
除非只釀不賣自娛自樂、省去登記注冊,一家“Exploitation vitivinicole”總得有個屬于自己的名字,但并非要包含一個表達“酒莊”之意的詞,當然名字中確實有“酒莊”這個字眼的也很常見。從全國范圍來看,最常見的便是Domaine,其次才是Chateau,還有Vignobles、Mas、Clos等。
這幾個詞在本質(zhì)上是平等的,并無高低貴賤之分,除去地域、外觀等方面的些許差異。Vignobles的本意是葡萄園(復數(shù)),低調(diào)樸素,不具有太強的地域性;Mas在南方多見;Clos的本意之一是“圍墻”,能自稱Clos某某的酒莊也得在葡萄園周圍砌上墻才算守規(guī)矩(并不嚴守規(guī)矩的個別酒莊也總是有的);Domaine最中性,和上面三個詞一樣,常被譯作酒莊或莊園;只有Chateau最受中文偏愛,常被譯作酒堡或古堡、平添一層富貴和浪漫。Propriete算是個“產(chǎn)業(yè)、公司”的泛稱,在此語境下可以代表“酒莊”,但很少真的被拿來用在名字里。

三、誰是“酒莊酒”的指路人?
在酒標上若能找到“酒莊”的任何一種寫法,基本上就能判斷這是“酒莊酒”了。不過,就像公司名字是一回事,產(chǎn)品名字又是另外一回事,酒莊名跟酒名也不能搞混。給自家釀的酒起個名兒,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用酒莊本身的名字來稱呼。
法律法規(guī)將這些專屬“酒莊”和“酒莊酒”的字眼都保護了起來,混合多家葡萄原料或基酒調(diào)出的“酒商酒”,是不可使用的。此外,Chateau、Clos、Cru中的任何一個都指示著AOC級的“酒莊酒”,不僅“酒商酒”不能動用,而且VDP和VDT也均不可染指。
但如果語言不通,只記住“酒莊”的幾個寫法來認路是不夠用的。遇到AOC或VDP還好些,若碰到VDT,這招數(shù)立刻失靈。“日常餐酒”的種植釀造標準很寬松,酒標信息方面卻很嚴格。律令條文根本就不允許“酒莊”一詞出現(xiàn)在酒標上,給酒取個帶Chateau或Domaine的名字就更別想。
隨便拿起一瓶法國葡萄酒,不管是否有其他路標箭頭最關鍵的指路人就是“裝瓶者”,因為這才是酒標上必備的法定信息。不過,千萬不要去最大的那行字里去搜索。“裝瓶者”位置常常并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