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知識內容是有很多的,并且有不少的內容是比較復雜且難懂的,那么,大家知道葡萄酒瓶容積大小的學問內容嗎?又知道了就多少的內容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酒瓶上都標有容積,如:3000毫升、750毫升、500毫升、200毫升等。歷史上標準酒瓶的容積大小并不統(tǒng)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歐共體為推行標準化才將標準酒瓶的大小定為750毫升。目前世界上普遍接受750毫升標準瓶。在此前,勃良地和香檳的酒瓶要比波爾多的略大,而雪利酒的酒瓶通常比波爾多的小?,F(xiàn)在仍有些國家的標準瓶是500毫升,如匈牙利的托凱甜葡萄酒就是用500毫升的酒瓶來裝酒的。除標準瓶外,還有比標準瓶小,或比標準瓶大的酒瓶。
葡萄酒瓶容積大小的學問內容
盡管普遍采用的標準瓶都是750毫升,但對其他容量的瓶,波爾多型和香檳型在瓶的描述和大小上是有些差異的。具體差異如下:
(1)四分之一酒瓶(Qua一rterBottle):1/4標準瓶,為187.5毫升,但對香檳型瓶來說卻是200毫升。
(2)半瓶裝酒瓶(HalfBottle):1/2標準瓶,為375毫升。
(3)標準酒瓶(Bottle):1標準瓶,為750毫升。
(4)梅格納姆(Magn一um):2標準瓶,為1500毫升。
(5)雙梅格納姆(DoubleMagnum):波爾多型,4標準瓶,為3000毫升。
(6)杰羅鮑姆(Jeroboam):香檳型,4標準瓶,為3000毫升。
(7)杰羅鮑姆(Jeroboam):波爾多型,6標準瓶,為4500毫升。
(8)瑞赫鮑姆(Rehoboam):香檳型,6標準瓶,為4500毫升。
(9)英裴利爾(Imperiale):波爾多型,8標準瓶,為6000毫升。
(10)瑪士撒拉(Methuselah):香檳型,8標準瓶,為6000毫升。
(11)塞爾姆納撒(Salmanazar):香檳型,12標準瓶,為9000毫升。
(12)巴爾薩扎(Balthazar):香檳型,16標誰瓶,為12000毫升(12升)。
從左至右分別為1/4標準瓶、1/2標準瓶、標準瓶和2標準瓶。
從左至右分別為1/2標準瓶、標準瓶、2標準瓶、4標準瓶和6標準瓶。
香檳酒瓶:從左至右分別為1/4酒瓶、1/2酒瓶、標準瓶、2標準瓶、4標準瓶、12標準瓶和16標準瓶。
(13)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香檳型,20標準瓶,為15000毫升(15升)。
四分之一酒瓶的葡萄酒一般是專為某種用途而灌裝的,如飛機上;二分之一酒瓶是為餐廳提供的,但也被用于灌裝餐后甜酒類的葡萄酒(貴腐酒、冰酒);巨大尺寸的香檳酒是為慶典場合營造氣氛用的;大尺寸的波爾多型酒瓶則為葡萄酒收藏者所鐘愛。當香檳酒選用非標準瓶,但不是梅格納姆瓶時,香檳酒的第二次酒精發(fā)酵通常已不是在該瓶中進行,而是在標準瓶中進行,完成瓶中培養(yǎng)后再移灌到相應的大瓶或小瓶中。
從收藏、陳釀角度看,酒瓶越大,酒能被保存的時間就越長,這是因為瓶中的空氣相對較少。日常經驗告訴我們,買東西時常有數(shù)量折扣,在國外買一箱葡萄酒通常有10%的折扣。但買大號酒瓶的、有檔次的葡萄酒,如梅格納姆尺寸的非但不比兩標準瓶葡萄酒的價格低,還遠比兩標準瓶葡萄酒貴(視酒的名貴程度會貴30%一50%)。這并非瓶子的制造成本高,而是葡萄酒除了被享用外,還有收藏、投資的功能。保存時間長的葡萄酒,其生命周期就長,可被炒作的周期也長,價格自然也貴。
2003年1月,在澳大利亞的一次拍賣會上,彭福茨公司的一瓶英裴利爾、1998年份的農莊酒被拍到54480澳元的高價;3個月后,在4月25日的拍賣會上,另一瓶英裴利爾、1998年份的農莊酒的價格更達71040澳元的新紀錄。而同年份標準瓶的農莊酒其零售價只有400澳元。就量而言,一瓶英裴利爾相當于8標準瓶,但其價格卻遠遠高出其量之比,平均每毫升葡萄酒要價是11.84澳元,一杯100毫升的葡萄酒就得花1184澳元。其中的投資炒作可想而知。
每一款的葡萄酒,其在口感上、色澤上、香味上都是不一樣的,就連裝葡萄酒瓶都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材質,不一樣的規(guī)格,總之,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