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大家都很熟悉。作為一種非常美味的酒精飲料,大家都喜歡葡萄酒,我們可以通過喝葡萄酒來幫助保持健康,這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好處。但是喝葡萄酒要注意方法,那么如何品嘗葡萄酒呢?

有人在喝過一款酒后,說感覺喝起來像感冒糖漿,非常甜,甚至甜得難受,這是為什么呢?其實主要原因是溫度不對。
甜的酒,如果溫度不夠低,喝起來的口感會非常膩,像一包潮濕的糖,粘在一起,甜味里的層次完全糊掉,酒酸也不見,其它細膩的氣味也盡失。所以,喝甜酒,如果溫度不對,不如不喝。
在國內(nèi),越來越多的人把酒杯拿得像模像樣,較常見的是用手指捏著杯腿,更帥氣者像伺酒師一樣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杯底,大家都知道這樣拿杯是為了不讓手掌的溫度影響到杯子里酒的溫度。
可是什么樣的溫度才是適合的溫度呢,上網(wǎng)隨便搜索一下,會得到一些數(shù)據(jù):紅葡萄酒適飲溫度在12—18度,白葡萄酒約在6—15度,甜葡萄酒和汽泡酒大約在6度左右。還有一種說法,紅葡萄酒在室溫下飲用。但室溫是什么?室溫的說法來自于葡萄酒生產(chǎn)國,源于法國,那年代溫室效應(yīng)還沒影響地球,歐洲基本用不著冷氣的年代,室溫是較簡單的溫度標準。
那我們要帶上一只溫度計去喝酒嗎?如何確切得知酒的溫度適不適合?愛酒的人們的舌頭早已變成溫度計,我們也可以來試試,做法很簡單。
白葡萄酒、甜酒、起泡酒,基本都要在冰桶放半小時以上,若是來不及,丟進冰箱冷凍庫也可以。如果覺得酒的口感有點甜膩,那么把它再繼續(xù)冰一冰,直到覺得清爽為止。如果覺得酒的酸度過高,香氣不夠,那么可能是溫度過低。
清淡的紅葡萄酒飲用的溫度可以稍微低一點,濃郁的、結(jié)構(gòu)緊密的紅葡萄酒需要高一點的溫度讓它的香氣解開。若是覺得酒有點緊澀,可以讓它稍微回溫;若是覺得酒體松弛、流離失散,可以通過降低溫度來收緊它的單寧。由此可見,有一些紅葡萄酒也是可以適當冰一下再喝,例如單薄的餐酒,產(chǎn)區(qū)偏北的紅葡萄酒(德國、法國阿爾薩斯等)。若是覺得紅葡萄酒有點悶悶的、昏昏欲睡了,把它冰一下會讓它馬上變得清晰明朗。特別是一邊吃飯一邊喝酒,酒在餐桌上食物的影響下,會逐漸升溫,在你的不經(jīng)意間,它早已超過了適飲的溫度。
上面介紹了正確取葡萄酒的方法。我們可以幫你說,我們對葡萄酒了解的比較多,這是每個人在拿葡萄酒的時候都需要知道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品嘗美味的葡萄酒,這是每個人都需要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