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葡萄酒,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能喝上,但也有很多人是連見都沒見過葡萄酒的,就更加不用說能聞到葡萄酒的味道了。葡萄酒的世界是很復雜的,需要你多多去研究。那么,葡萄酒中這些不常見的品酒詞,你知道的有多少?

實際上,品酒詞也正是葡萄酒“舶來品”身份的反映。醋栗、櫻桃、肉蔻都是西方常見的水果與香料,在長期的葡萄酒生產(chǎn)與消費中,人們也逐漸開始用身邊常見的食物來描述葡萄酒中的味道。再加上歐洲的漿果種類甚多,因此用這些漿果來描述品酒詞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即便是東西方共有的水果/香料,其風味的表現(xiàn)也有一定差異,食用習慣和歷史也非常迥異。
舉個較簡單的例子,對于東亞地區(qū)來說,東亞原產(chǎn)地的櫻桃并不是我們熟悉的歐洲甜櫻桃Prunus avium,而是果實較小、果皮紅色、酸度較高、香氣也不那么濃郁的櫻桃品種:
因此,即便品酒詞中寫的是那些熟悉的食物,有的時候也未必是“原來的味道”。當我們用“紅櫻桃香氣”來描述一款年輕的美樂時,或許在不同人的心中就有不同的關于香氣的想象——在習慣吃酸櫻桃的亞洲人的想象中,或許香氣中關于酸的感受會更加具體。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是一些常見的描述也有異同,更何況是那些本來就不熟悉的水果與香料。再加上對單寧、酸度的抽象性描述(細膩/優(yōu)雅/漂亮……),艱深品酒詞很容易讓消費者“云里霧里”。
學習品酒詞,至少是學習與香氣相關的描述,較好的方法是實際體驗一下真實的果實以及與葡萄酒中的香氣進行對比——畢竟靠腦補是無法想象出醋栗是什么味道的沒有什么比嘗試和學習更直接有效。
除卻學習以外,品酒詞的使用其實也展現(xiàn)了一種消費現(xiàn)象:枯燥的品酒詞未必能為消費者所接受,但很多商家依然樂此不疲。
因此,相比于簡單粗暴地在酒款介紹中寫上“酸度漂亮”“單寧細膩”,不如營造出更多的體驗感——契合什么樣的消費場景,能帶來怎樣的美好體驗。
葡萄酒是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酒飲品,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也能拉近跟朋友之間的感情。在生活中,大家想要談什么事情,就大家坐下來,喝著酒慢慢談,多數(shù)都是能談好的。這就顯示出酒的魅力了。但是酒雖然好,可不能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