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習(xí)慣在夏天喝涼茶消暑,冬天喝茶暖胃,那么紅酒適合在什么時候喝呢?其實喝紅酒也要與相應(yīng)的季節(jié)適應(yīng),這樣更好地搭配。

干紅度數(shù)有上下六七度的差異,熱天喝15度的紅酒不免覺得太濃,倒進杯中后溫度升高快,酒精味過于凸顯,讓人失去了細品慢酌的興致;冬天牛羊類肉食增多,11度以下的清淡紅酒就顯得無味,而且低度數(shù)干紅要低溫飲,暖了之后再喝就顯得香味單薄。
喝紅酒的季節(jié)性還體現(xiàn)在不同季候里進餐場地和氣氛的不同。春夏日周末,戶外燒烤草地野餐,一瓶價格平易質(zhì)量普通的紅酒足以助興,一來沒有人花心思在酒上,二來微風(fēng)送爽,香氣也被吹跑,好酒難現(xiàn)妙處;秋冬日晚餐多在室內(nèi),方能從容不迫地潷酒醒酒,方能平心靜氣細細品來。

喝紅酒一定要用高腳杯?其實杯腳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想到紅酒,立刻想到無色透明的高腳杯。西餐廳、品酒會,優(yōu)雅地捏起高腳,透明里一抹紅暈,這是人們心目中的法式浪漫。
為什么不用啤酒扎白酒盅開水杯?僅僅是因為不夠優(yōu)雅好看嗎?很多人說,高腳能避免手接觸杯身、避免讓酒因為手的熱度而升溫,又僅僅是因為實用嗎?“jug”指帶把兒的壺或罐子,所以叫“扎”啤。
紅酒捂熱到20度以上才會嚴(yán)重破壞口感,一般的場合下,高腳杯杯壁都比較厚,手的熱度根本不可能那么快地傳導(dǎo)到酒里。就算是薄薄的水晶杯,誰也不會像手籠一樣總捧著杯子吧?除非是在雞尾酒會上無處放酒杯,總得握在手心里??梢姡燃t酒,杯的腳根本不是最大的要點。

除了有腳無腳,幾種不同用途的杯子最大的差異在哪里?只有紅酒杯不是“直上直下”或肚大口小。
都說紅酒杯像郁金香,但不是怒放的,而是含苞的、瓣子攏著的郁金香。透明不透明、有沒有高腳,這都是次要問題。有人設(shè)計出無腳酒杯,像掰掉了桿兒的郁金香,佐證了喝紅酒不一定要用高腳杯,最重要的其實是杯形。
很少見高腳啤酒杯,是因為相對于杯腳,杯形其實更重要。有的啤酒濃稠、泡沫多,一定要用闊口杯,讓香氣隨泡沫溢滿杯來誘惑你。紅酒杯也沒有任何神秘之處,只是因為肚大口小能攏住香味,因為小口啜飲,很多香味有機會陸續(xù)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