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端葡萄酒的篩選制度我們了解多少呢?我們知道,高端葡萄酒其實在篩選制度上面也是非常嚴格的,一絲一毫都不允許馬虎的,我們也能看到很多特別的存在,接下來跟著小編來一一學習吧!

1、關于高端葡萄酒的篩選制度
高端葡萄酒的篩選制度可以說是嚴格到一絲一毫的。有幸喝到高端葡萄酒也一種幸運的。那么下面就來說一下高端葡萄酒的篩選制度。
酒莊對葡萄原料的苛刻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一旦葡萄達不到要求,就不能作為原料釀酒,因此高端酒品的實際產量總是低于理論產量。以法國為例,主導了一個挑選葡萄的嚴格體系。葡萄園首先會對采摘下的葡萄進行分級,而在送壓榨前還要被更高級的工人進行二次篩選,目的就是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滿足高品質的要求。酒莊會根據原料和釀造的不同把葡萄酒劃分為正牌酒(First Wine)和副牌酒(Second Wine),甚至還會有三牌酒(Third Wine)。
符合條件的最上等的葡萄會被用于釀造正牌酒,次等的葡萄則用于釀造副牌酒,有的酒莊甚至干脆就把次等葡萄賣掉。而如果所有的葡萄都達不到優(yōu)等的要求,就只好不出產正牌酒了。這種情況在過去曾經真實地發(fā)生過:1991年,霜凍導致柏翠(Petrus)酒莊的葡萄質量不佳,柏翠(Petrus)酒莊決定當年不僅不釀正牌酒,連副牌酒也不釀,所產葡萄則全被丟棄或轉賣。同年的白馬莊也沒有釀制任何一瓶正牌酒,而是將葡萄全部釀制為副牌酒。在這嚴格的層層篩選之下,真正能夠通過檢驗而用于釀制正牌酒的葡萄數量是有限的,加之固定種植面積的局限,各大名莊的正牌酒產量常年維持在較低水平。
品質佳的葡萄被摘收挑選后,還要經過發(fā)酵、加料、橡木桶培養(yǎng)等環(huán)節(jié)后才可以出廠,一般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久。其中,釀酒師的能力與經驗不容小視,他們分別有特的釀酒秘方,所出之酒也帶有自己的特口感。但世界知名的優(yōu)秀釀酒師少,一般僅為酒莊工作。
葡萄種植及釀酒過程除了要求酒莊的自律精神外,還離不開的嚴格監(jiān)管。為酒品的競爭力,各國紛紛出臺了嚴格的制度來約束酒品的產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法國的AOC制度,法國高端葡萄酒全部納入該制度的監(jiān)管之下。嚴格監(jiān)管的結果使葡萄酒增產變得為困難,如果某個酒莊希望增加葡萄種植面積,必須經過為復雜的審批程序。如果有人私自增加種植面積或單位面積產量,一旦被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酒莊負責人和釀酒師不僅要上法庭,還要賠償,更重要的是酒莊聲譽就此毀于一旦!可以這樣評價:法國原產地制度有效保障了法國葡萄酒的品質,最終實現了法國葡萄酒“堅硬”的供給狀態(tài)。
其實在葡萄種植和釀酒過程中除了要求酒莊的自律精神以外,我們也是離不開嚴格的監(jiān)管,當然也需要大家去品嘗,想了解更多,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