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標準的葡萄酒可以看到容量基本上都是750ml,為什么是這個容量呢?本文就帶你探索葡萄酒750ml標準瓶背后的故事。

這有其中的歷史原因在。早在20世紀70年代前,美國開始采用一種更"國際化"的計量單位——升和毫升,因此本來用1/5加侖的瓶子被改為750毫升,到今天葡萄酒的容量一直都是大家所看到的750ml。
看上去奇怪的750毫升酒實際上可以追溯到古羅馬。今天出土的大多數(shù)古酒瓶容量在600至800毫升之間,非常接近標準的750毫升。人們對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爭議最大的是以下的說法:
在古代,制造玻璃瓶的主要方法是"吹玻璃",即把溶解的玻璃吹成瓶模,然后把模具變成離心力均勻分布的溶液,然后切開模具得到玻璃。750毫升是玻璃工人肺中最大的空氣量,所以大多數(shù)瓶子都集中在這個數(shù)字附近。
其實,葡萄酒瓶的規(guī)格早在十九世紀就被確定了。雖然葡萄酒是法國的瑰寶,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國對于葡萄酒的容量規(guī)格卻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十九世紀時期,法國用升(Litre)作為液體的計量單位,而英國使用的是另一種計量單位:加侖(Gallon,1加侖≈4.546升),而兩種度量衡之間的轉換限制了兩國的貿易。

當時,英國是法國葡萄酒的主要進口國,為了避免在進出口方面出現(xiàn)過多的計算和麻煩,兩國的商人們商議約定,使用225升(約等于50加侖)橡木桶運輸葡萄酒,并建立一個可以使得灌裝瓶數(shù)為整的中間容量。由于225L的酒液恰好能平均分成300個750ml,因此,商人們將這一中間容量確定為750ml,以此促進法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自那時起,750ml這一容量就被確定為歐洲葡萄酒瓶的統(tǒng)一標準,并延續(xù)至今。這不僅是出于實際需求的考量,同時也避免了許多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1加侖相當于6瓶750ml葡萄酒,2加侖相當于12瓶750ml葡萄酒,因此葡萄酒通常以6瓶或12瓶的形式出售。
除了標準瓶,紅酒瓶還有一些常見的規(guī)格,包括187毫升、375毫升、200毫升、1升、1.5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