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老藤就是好酒咱們了解多少呢?其實中國人喜歡有年頭的東西,也覺得陳酒十里香,老藤也是符合這種心理期許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來一一學習吧!

一、葡萄酒老藤
中國人喜歡有年頭的東西,認為“陳酒十里香”,老藤就符合這種心理期許。
一聽到老藤,瞬間覺得這酒的段數高了。
然而這些飽經歲月滄桑、自帶睿智與沉穩(wěn)氣質的葡萄酒,卻成為了妄圖牟取暴利的商家偷梁換柱的目標。
“假老藤”為什么如此泛濫
老藤因其獨特的魅力收獲了許多骨灰級粉絲,再加上物以稀為貴,身價自然不菲。有買賣就有傷害。
于是,魚龍混雜的市場上,涌現出一大波掛羊頭賣狗肉的“老藤”。
市場監(jiān)管缺失
國外葡萄酒行業(yè)的監(jiān)管體系相對嚴格,一旦發(fā)現造假對商家來講是毀滅性的打擊。
酒界優(yōu)等生拉菲,就曾在上個世紀70年代陷入假酒風波,在波爾多一度聲名狼藉。
幸好在82年的時候,成功“洗白”。因此,酒莊都不會輕易拿自己的品牌去搞事情,造假圖一時之樂。
所以,市面上泛濫成災的假老藤少不了國內酒商的手筆。市場監(jiān)管的缺失,沒有法律的約束,讓其更加有恃無恐。
找一種看得順眼的葡萄酒進行灌裝,再設計一個高大上的酒標,老藤葡萄酒就此誕生,so easy!
就算被發(fā)現了,反正造假成本低,換個名字“東山再起”。
行業(yè)標準不統(tǒng)一
而且,老藤到現在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連名字都是五花八門的。
法國通常在酒標上用 Vieilles Vignes表示老藤,意大利用Vecchie Viti,西班牙用Vi?as Viejas,葡萄牙用 Vinha Velha,德國和奧地利則用 Alte Reben。
除此之外,對老藤的樹齡卻沒有更細致的劃分。倒是新世界的澳洲巴羅薩谷產區(qū)協(xié)會對老藤樹齡進行了嚴格的界定:
老藤Old Vine——35年樹齡以上(門檻較低,很多產區(qū)可達標)
幸存老藤Survivor Vine——70年樹齡以上
百年老藤Centurion Vine——100年樹齡以上
始祖老藤Ancestor Vine——125年樹齡以上
簡單又粗暴,逐漸被許多國家接受并運用。但可惜的是,沒有變成通用的國際性標準。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便造成了一定的混亂,才會讓那些商家有機可乘。
老藤的好,不是單純因為“老”
著名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曾在《葡萄酒牛津辭典》一書中這樣描述:“Old vines arereputed to produce grapes which make better quality wine.(老藤以出產能釀造優(yōu)質葡萄酒的葡萄而著稱。)”
我們并不否認老藤的美好,畢竟它的平衡度和復雜度是許多年輕葡萄酒無法比擬的。
但是不要一看到“老藤”這樣的字眼,就激動得像個300斤的胖子,酒哥勸你理智。
“老藤”無疑是行走的廣告牌,但是并不意味著酒標上有了“老藤”二字就一定是高品質的葡萄酒。
難道我隨便拿個麻袋,打上LV的logo,就是行貨?顯然不是,單一的因素怎么能決定產品的最終質量呢?
老藤好,不僅僅是由“年齡”決定的。葡萄品種、產區(qū)特點、氣候年份、土壤環(huán)境、釀造工藝等等都會對酒的品質產生影響。
如何辨別真正的老藤葡萄酒?
一、是否來自經典產區(qū)
先偵查一下酒標,老藤往往集中在歐洲,以及澳洲美國等新世界產區(qū)。
相反在法國產區(qū),老藤非常少。因為根瘤蚜蟲害,大片的葡萄園都被干掉了。
而巴羅薩谷、克萊爾谷(老藤西拉),法國孔得里約(老藤維歐尼),加州洛迪(老藤仙粉黛),西班牙普里奧拉托(老藤歌海娜、老藤佳麗釀),西西里“ETNA”火山這些產區(qū)都是歷史的幸運兒,躲過災禍,存活下來的都是精品。
二、有無樹齡證明
這么有年代感的葡萄藤,當然要給它弄個“身份證”顯擺顯擺。酒莊、當地葡萄酒協(xié)會或葡萄酒管理局都能出示,是真是假拿出來遛遛。
三、口感品鑒
如果你是一個縱橫酒界多年的老酒鬼,相信你的舌頭會幫你自動識別。
老藤釀成的葡萄酒往往不需要太長時間的橡木桶陳年就能達到釀酒師想要的酒體和口感。
酒的香味更為復雜細膩,不是常規(guī)的清新易飲,而是有一種馥郁的礦物質味道,讓人印象豐富而又深刻。如果你有幸遇上一瓶高品質的老藤葡萄酒,且喝且珍惜。
其實老藤釀成的葡萄酒我們往往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橡木桶陳年就能達到釀酒師想要的酒體以及口感,想了解更多,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