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開瓶器就像是一個螺絲錐或者鉆子,也許你對它沒有什么興趣,但不可否認的是,學會使用開瓶器是享受葡萄美酒的第一步。開瓶不僅僅是要把葡萄酒的軟木塞拔出來,更要通過優(yōu)雅流暢的動作,讓在場觀眾嘆服。那么,怎樣使用開瓶器才能給人一種優(yōu)雅、專業(yè)的感覺呢?開瓶器是最重要的葡萄酒器具,下面是關于它的全面介紹。了解了這些要點,你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開瓶器達人。
一、開瓶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放松一下,不要認為開瓶是一件艱巨的任務。其實,就算是最優(yōu)秀的侍酒師,也有可能在開瓶時出現(xiàn)問題,把軟木塞弄破。這樣的意外是難以避免的,不過,如果我們認真學習一下,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這類情況發(fā)生。
首先,瞄準軟木塞的中心,把開瓶器的螺旋鉆頭插下去。這一點是順利開瓶的關鍵。把螺旋鉆頭插下去之后,開始轉動開瓶器。轉動時,不要單單用手腕發(fā)力,要手臂、手腕和手掌一起均勻發(fā)力。另外,不要大幅轉動開瓶器,不然螺旋鉆頭容易偏離方向。第三,如果軟木塞破碎了,把酒瓶放在穩(wěn)定的平面上,把螺旋鉆頭對準軟木塞的中心插下去,但不要轉動它,要用另一只手慢慢轉動酒瓶。
如果軟木塞最終還是破碎了,不要急著把它往瓶里推,那樣可能會污染酒液。要想辦法把盡量多的碎片移出瓶口。如果想把酒液中的軟木塞碎片除去,不要使用粗棉布或者咖啡過濾紙。它們雖然都很干凈或者是無菌的,但多多少少會影響酒的口感。最好的方法是,用百分百干凈的不銹鋼過濾網(wǎng)來對葡萄酒進行過濾。
二、開瓶器紀年譜
1681年:開瓶器首次被提及。當時它被稱為一種鋼制蝸桿,最初可能是由制槍匠設計的,因為制槍匠使用相似的工具來清理步槍。
1795年:英國教士塞穆爾·亨謝爾(Samuel Henshall)獲得第一個開瓶器專利,其開瓶器的金屬蝸桿上面帶有一個木質把手和一個蓋帽,可以控制螺絲釘?shù)你@入深度。
1882年:德國卡爾·文克(Carl Wienke)發(fā)明“侍者之友”(sommelier knife)——一種單桿開瓶器,配有一個可以割開瓶封的小刀。
1888年:英國詹姆士·海利(James Healy)發(fā)明A1雙桿開瓶器(A1 Double Lever),其特征是帶有一對可伸縮的臂稈。
1920年:法國瑪麗·朱爾斯·萊昂巴特(Marie Jules Leon Bart)發(fā)明“Zig-Zag”開瓶器,其特征是外向酷似手風琴。
1976年:螺旋塞開始應用于澳大利亞葡萄酒。
1979年:美國休斯敦市的工程師赫伯特·艾倫(Herbert Allen)發(fā)明兔形開瓶器“Screwpull”,這是開瓶器技術的偉大進步。這種開瓶器帶有由聚四氟乙烯覆蓋的螺絲釘,可以讓螺絲釘更容易進入或退出軟木塞。
1990年:釀酒師開始使用合成塞來代替軟木塞,以防軟木塞污染。
1992年:桑德·波西(Sandor Bocsi)和喬治·斯佩克托(George Spector)獲得電動開瓶器專利。
2000年:垂直兔開瓶器“Metrokane Rabbit”正式上市。
2013年:醫(yī)療設備發(fā)明家格雷格·藍布雷斯特(Greg Lambrecht)發(fā)布“Coravin”取酒神器——通過使用微細、中空的針管把葡萄酒從瓶中抽取出來,不需要把軟木塞拔掉。
三、專為開瓶器迷收集的奇聞異事

1. 開瓶器迷/開瓶器收藏家被稱為“helixophile”。
2. 世界上最大的開瓶器是由羅伯·希格斯(Rob Higgs)制造的。它是一個5英尺高、3英寸寬的奇妙裝置,用曲柄轉動,不僅可以用來開瓶,還可以用來倒酒。
3. 精英級開瓶器收藏家們擁有自己的獨立團體——國際開瓶器迷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ce Of Corkscrew Addicts)。
4. 世界上有多家開瓶器博物館,包括加州“美國烹飪學校”(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的蒂莫西兄弟收藏館(Brother Timothy’s Collection)、法國梅內爾伯的“Tire-Bouchon”博物館以及西班牙里奧哈的葡萄酒文化博物館(Museo de la Cultura del Vino)。
5. 2001年,法國人艾倫·多洛特(Alain Dorotte)成為世界上開瓶最快的人,創(chuàng)造了吉尼斯紀錄。他用一把T形開瓶器在60秒內打開了13瓶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