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酒能通神,這樣來說一杯有著神之水滴稱號的紅酒,則是與山神最好的溝通方式,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采摘于深山中野生山葡萄制作而成的酒——通天山紅酒。這款紅酒可能少有人熟悉,不過它的風味也有不少老酒友喜愛,獨特之處在下文為大家揭曉。

1、山葡萄酒品質優(yōu)良,獨具一格。野生的山葡萄,葡萄果粒小、皮厚、色素濃、糖度低、酸度高、單寧含量高,像野生的靈芝、人參一樣,營養(yǎng)成分是非常豐富的。以長白山上生長的山葡萄為例,由于生長在深山老林的特殊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為山葡萄的內在營養(yǎng)功能性物質的積累,為野生口味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野生山葡萄獨特品質。山葡萄原酒中白藜蘆醇總含量為 5. 86mg/L,一般赤霞珠原酒中白藜蘆醇的總含量為 2.52mg/L,前者為后者的二倍多。山葡萄原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赤霞珠原酒中高1.5—2倍:山葡萄原酒中黃酮含量 1435mg/L,是赤霞珠原灑中黃酮含量 441.7mg/L的三倍;花色素苷含量山葡萄原酒比赤霞珠原酒高一倍多。山葡萄不施化肥,只噴農(nóng)藥,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用山葡萄為原料釀成的山葡萄酒,不但品質優(yōu)良,獨具一格,而且它是我國特有的產(chǎn)品。
2、資源豐富,發(fā)展空間大野生山葡萄在我國分布廣泛。我國大量用于釀酒的山葡萄有湖北鄖西的山葡萄,江西等地的刺葡萄,秦嶺以南至廣西境內的毛葡萄等。用量最大的還是長白山山脈的山葡萄。我國幅員遼闊,野生山葡萄的資源很豐富。不僅野生資源豐富,山葡萄家植也有很大的空間。山葡萄家植,首先要搞好山葡萄的選種問題。我國山葡萄選種育種研究;已經(jīng)有幾十年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長白山葡萄酒廠首先發(fā)現(xiàn)雌雄同株的山葡萄,把它移植家栽,起名為“雙慶葡萄”。通化葡萄酒廠選育出通化1號,通化2號,通化白品種等。左家特產(chǎn)研究所選育出左山1號,左山2號,雙紅等品種。
3、山葡萄酒的傳統(tǒng)文化和悠久歷史山葡萄酒的歷史很悠久。長白山腳下的居民,長期流傳著用山葡萄做酒的習慣。每到秋天,山葡萄熟了,家家自釀山葡萄酒,春節(jié)期間用來招待客人。山葡萄酒果香撲鼻,醇和酸澀,加糖飲用,滋味更美。雖然民間釀制山葡萄酒歷史久遠,但工業(yè)化釀制山葡萄酒,是在1936年日本人飯島慶三建立老爺嶺葡萄酒廠(現(xiàn)在的長白山酒業(yè)集團)。1938年日本人水下溪司建立吉林省通化葡萄酒公司。這兩個葡萄酒廠的建立,開創(chuàng)了工業(yè)化生產(chǎn)山葡萄酒的新時代。
4、山葡萄酒的嚴格介定范圍顧名思義,山葡萄酒就是以山葡萄為原料釀造的葡萄酒。不是以山葡萄為原料做成的葡萄酒,當然就不能叫山葡萄酒。怎樣介定山葡萄的范圍呢?筆者認為,山葡萄應該包括下列范圍:①自然狀態(tài)野生的山葡萄。②人工家植的野生山葡萄,如雙慶、左山一號、左山二號等。③山葡萄種內雜交培育的新品種,如雙優(yōu)、雙紅等。④把人工家植的山葡萄移植到荒山疏林間野生栽培。至于山葡萄與歐亞種雜交的葡萄品種,如北醇、公釀1號等,不應該列為山葡萄的范圍。從遺傳學的角度看,北醇、公釀1號等品種有50%的遺傳基因是山葡萄的;有50%的遺傳基因是歐亞種的。這些葡萄經(jīng)過多年的人工栽培,山葡萄的野性退化了。
以上品種人工家植效果都非常好,把山葡萄和歐亞種葡萄雜交而成,能培育出含有山葡萄基因的釀酒新品種。它們既含山葡萄的耐寒性、抗病性,同時擁有歐亞種葡萄的盛產(chǎn)特性以及高品質,深受人們歡迎的釀酒葡萄品種。通化山葡萄酒和通天山葡萄酒,在市場上都具有較好的口碑,真正的山葡萄酒在業(yè)界也存在很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