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1.5萬千升,同比增長7.1%,是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然而,國內葡萄酒需求似乎并未匹配正在回升的產能。
張裕、威龍股份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通葡股份、莫高股份增收不增利,港股八家上市葡萄酒公司中,僅王朝酒業(yè)、怡園酒業(yè)實現盈利。

這與白酒上市公司業(yè)績形成鮮明差別,張裕總經理孫健提到,白酒市場可能增速不如過去幾年,而葡萄酒已退無可退。
另一邊,在華沉寂三年之后,澳洲葡萄酒將殺回國內市場。有紅酒經銷商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記者表示,即便受到關稅影響,奔富在國內仍然需求很高。(編者按:奔富為知名澳大利亞葡萄酒莊,旗下擁有奔富葛蘭許、雅塔娜、Bin707、Bin407、Bin389等多款經典產品。)
一邊面臨市場低迷,一邊將受到國外品牌沖擊,國產葡萄酒進入發(fā)展中的至暗時刻。
頭部企業(yè)業(yè)績不佳
惡劣的天氣給全球葡萄酒業(yè)帶來了產量危機,幾乎所有歐盟國家的葡萄酒產量都在下降,而歐盟的葡萄酒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
國內葡萄酒產量也難于幸免。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產葡萄酒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產量總體為10萬千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4.5%。其中9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1.5萬千升,同比增長7.1%,是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然而,國內葡萄酒需求似乎并未匹配正在回升的產能。從五家A股上市葡萄酒企業(yè)2023年三季報來看,前三季度依然表現不佳,第三季度市場業(yè)績相對企穩(wěn)。
2023年初,市場上傳出國產葡萄酒即將“觸底反彈”的觀點,但目前業(yè)內人士認為,葡萄酒企業(yè)的第三季數據主要體現的是對雙節(jié)的備貨,所以仍有較為樂觀的賬面數據,而終端銷售的反饋或許將最終體現第四季度數據上。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老大哥”張裕營收凈利雙降,營收約28.01億元,同比下滑0.35%;凈利潤約4.25億元,同比下滑2.26%。
同期,中信尼雅營收1.61億元,凈利潤767萬元;通葡股份、莫高股份均增收不增利,分別凈虧損7162.47萬元和848.03萬元;威龍股份營收凈利雙降,凈虧損279.42萬元,同比減少171.86%。
從單季來看,五家上市葡萄酒企總體營收僅為11.85億元,而白酒行業(yè)中,僅口子窖一家營收就達到約15.33億元,更不必談茅臺和五糧液單季營收百億。同為酒業(yè),境遇卻顯現出巨大差別。
港股八家上市葡萄酒公司的業(yè)績也略顯慘淡,僅王朝、怡園兩家盈利。
其中,王朝酒業(yè)營收1.28億港元,增長27%,凈利潤1071.2萬港元,增長0.09%;怡園酒業(yè)3647.1萬元,營收增長29%,凈利潤540萬元,增長545.93%。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劉世松對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記者表示,國產葡萄酒產銷連續(xù)多年下滑,市場萎縮,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受全球經濟疲軟、國際競爭環(huán)境復雜等因素影響,葡萄酒自然不能幸免;二是市場低迷,給“高高在上”的葡萄酒帶來極大沖擊;三是產業(yè)自身結構性問題突出,供給側與需求側需要深層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