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3月22日報道,下個月,當行家們齊聚波爾多,第一次品嘗用新近收獲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時,他們倒是可以咨詢一下“銅博士”,高檔葡萄酒市場的前景會怎樣。

雖然這些品酒師們一心所想的東西是葡萄酒而不是銅,但這兩種商品的市場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它們都受中國經(jīng)濟流動性影響。
中國是最大的銅消費國,由于銅可用來預測中國經(jīng)濟的狀態(tài),所以這種金屬也得到了“銅博士”的昵稱。中國也是五大葡萄酒進口國之一、全球最大的紅葡萄酒消費國和波爾多葡萄酒的頭號買家。
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邁爾斯說:“(中國的)貨幣供應量與高檔葡萄酒之間有密切關聯(lián)。”
十多年來,銅價和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高檔葡萄酒指數(shù)的走勢一直保持一致,去年均從多年來的低點反彈。
這兩種商品的市場曾受全球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但在2008年中國政府宣布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計劃后觸底反彈。高檔葡萄酒與建筑行業(yè)(也是銅需求的主要來源)都從中受益。邁爾斯說,投入到葡萄酒的中國資金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主導的。
另一個推動因素是香港下調(diào)了葡萄酒的進口稅,從2006年的80%降至2008年的零關稅,而香港是葡萄酒進入中國內(nèi)地的門戶。
從事葡萄酒投資業(yè)務的安福拉證券投資管理公司研究主管菲利普·斯特夫利表示,葡萄酒市場受到香港投機者的推動,“投機者買個不停”。
2011年,高檔葡萄酒和銅的價格都達到最高點。對中國經(jīng)濟放緩的憂慮打壓了銅價,而北京的反腐運動導致葡萄酒價格大幅下滑。2008年拉菲古堡莊園葡萄酒每箱價格為1850英鎊,2011年漲到13900英鎊的高點,2015年降到約5000英鎊,現(xiàn)在的交易價格為6800英鎊。
去年,銅和葡萄酒都在基本面的帶動下上漲。中國經(jīng)濟增速好于預期、美國有望產(chǎn)生新的需求等因素提振銅價上漲18%。葡萄酒上漲25%則是因為5年的價格下滑導致市場出現(xiàn)超賣。英國脫歐后英鎊下跌也使英國商人出售的葡萄酒價格更能被海外買家接受。
渣打銀行分析師尼古拉斯·斯諾登表示,中國的投資基金和投機資金重返大宗商品市場幫助了銅,中國的散戶投資者也把目光投向了銅。
葡萄酒商人說,中國的資金也已重回葡萄酒市場,不過市場主體變成了私人投資者和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