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名莊Ruinart的百分百霞多麗香檳在全球范圍內都大獲成功,但其進一步發(fā)展卻受霞多麗葡萄短缺所遏制。

在上周于倫敦舉行的Dom Ruinart 2006年份以及Dom Ruinart Rosé 2004年份發(fā)布會上,Ruinart的釀酒師Frédéric Panaiotis就直言說香檳的供應現在受制于酒莊(Ruinart尤其專長于白中白香檳)可采購到的霞多麗葡萄數量。
“一切都很好,但是如果我們可以買到更多霞多麗葡萄,我老板一定會更開心。”他說,“霞多麗現在仍占整個香檳種植面積的30%不到,而且霞多麗葡萄的價格不菲,購買葡萄田也十分不易,所以我們必須緩慢增長。對香檳酒款的需求高于我們可能實現的增長,但我們也已經對此習以為常。”
如出一轍,在今年初于Reims的一次采訪中,Ruinart的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Frédéric Dufour也向記者道出相同的苦衷,說霞多麗的供給正限制酒莊的發(fā)展,并稱霞多麗為整個香檳“最珍貴的原材料”。
“最難買到的葡萄就是霞多麗。因為即便你有黑皮諾,你還是需要霞多麗,而霞多麗又是(香檳)最少種植的品種。”
他還繼續(xù)評論說,“要種出好的霞多麗,你需要白堊土,一定的坡度,而且產量的控制也很麻煩,因為它較早開花所以極其脆弱。因此,要買到高品質的霞多麗實在是極具挑戰(zhàn)。”
此外,他還進一步指出問題的本質,說盡管產量嚴重短缺,但香檳地區(qū)卻沒有種植更多的霞多麗,因為“所有可以種出高品質霞多麗的地方都已經種上了霞多麗。”
觀察到“所有酒莊都在尋找高品質的霞多麗”,他聲明“高品質的霞多麗是今時今日香檳產區(qū)最珍貴的原材料”。
在現今香檳34000公頃葡萄田的總面積中,大約10000公頃為霞多麗。這一面積在過去20年間逐漸增長,直至現在幾乎30%的百分比。但相較于黑皮諾的13000公頃和莫尼耶的11000公頃,霞多麗仍是香檳種植面積最少的品種。
Ruinart是以霞多麗釀造出名的香檳酒莊,它旗下的‘R’ de Ruinart NV酒款含至少40%霞多麗,而Ruinart Blanc de Blancs白中白則是100%霞多麗,葡萄多采自各地的一級田。另外Ruinart Brut Rosé桃紅香檳則通常是45%霞多麗和55%黑皮諾(其中18%為紅葡萄酒基酒)。
與此同時,更高級別的系列Dom Ruinart則是全部采用來自特級田的霞多麗釀造,其中約70%來自Cote des Blancs,剩下部分則來自Montagne de Reims。而Dom Ruinart Rosé也是同樣,但添加15%-20%紅葡萄(采用來自Verzenay和Verzy的黑皮諾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