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報道,12日凌晨,黃埔海關對一起走私紅酒案進行集中收網,已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初估案值高達2.3億元。

圖片來源于:葡萄酒財經
虛假單證、水客夾帶,走私紅酒約490噸
據(jù)央視報道,此次行動由海關總署緝私局統(tǒng)一指揮,廣東分署緝私局組織協(xié)調,在廣東的拱北、深圳、廣州、天津和高檔福州海關緝私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黃埔海關共出動警力451人,分別在珠海、東莞、廣州、深圳等地同時對走私團伙實施抓捕和搜查行動,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9人,主要目標嫌疑人全部到案,當場查獲涉嫌走私紅酒約490噸,其中拉菲、木桐等世界知名高檔紅酒約4000瓶,查獲涉案金額涉案單證一批。
太平海關緝私分局劉京華警官介紹,現(xiàn)場查獲的這批紅酒主要通過兩種渠道走私,第一種是正常通關,涉嫌低報價格;第二種方式主要是高端名酒,貨到澳門后,通過水客以攜帶的方式偷帶進來。
今年三月以來,黃埔海關緝私局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東莞市某豐酒業(yè)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涉嫌制作虛假單證低報價格一般貿易進口以及通過水客夾帶進口等方式,分別在黃埔、拱北、廣州口岸等走私進口紅酒,通過案件前期經營和初步查證,2011年至今以張某、羅某、孫某等人為首的走私團伙通過口岸旅檢渠道通過水客夾帶的方式走私紅酒21萬瓶,約160余噸。
央視新聞記者在虎門倉庫里看到了這些價格不菲的高檔紅酒。太平海關緝私分局劉京華警官說:“這是我們查獲的一個儲藏高檔走私紅酒的倉庫,像這個是2008年法國產的柏圖斯,市場價格大概在兩萬五左右一支。”
此外,以孫某、溫某、鄧某和朱某等人為首的四個走私團伙,還在貨運渠道,通過低報價格一般貿易方式走私進口紅酒約1800余噸,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的偵辦中。
葡萄酒水貨、假貨屢禁不止,業(yè)內期待市場更為規(guī)范
盡管海關打擊走私葡萄酒力度不斷加大,由于利潤空間巨大、市場競爭環(huán)境惡劣,葡萄酒走私仍屢禁不止。坊間人稱,2.3億看似貨值巨大,與真正的大案子比,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有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進口葡萄酒在香港享有免稅政策,進入大陸則面臨了消費稅、關稅、增值稅,三項合計稅率約50%,對于貨值較大的名莊酒而言,50%的落差實在太大,這就吸引了很多人愿意鋌而走險,也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鏈。
他指出,銷售端也存在一些問題,行業(yè)人士或媒體經常將葡萄酒“高大上”化,葡萄酒中的名莊酒更是珍惜的產品,因此終端價格較高,而我國地域寬廣、葡萄酒文化傳播不夠廣泛,存在很多文化差異,也給中間的經銷渠道創(chuàng)造了很多利潤空間。不過,水貨至少是真的,假貨對于市場的損害更大。
2.3億走私紅酒案告破,不少經銷商持樂觀態(tài)度,表示“(告)破破更健康!”美濤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張海燕對記者表示,海關破獲此類案件對正規(guī)渠道做紅酒的企業(yè)而言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走私葡萄酒的質量難以保證,質量問題很難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對政府稅收的傷害。
另一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行業(yè)永遠不會因為不好的事情而偏離軌道,也不會因為壞人受到懲罰而得到激勵,主流永遠是主流,陰影只能呆在陰影里。他認為,解決辦法在政策導向,只要征稅失衡和海關兩個口子不解決,這種事情永遠會存在,打掉一個大案子看似有作為,其實是揭開了一個政策空白點的蓋子。
一位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任何遵紀守法的企業(yè)都希望不合法不合規(guī)的事件越來越少、越少越好,這樣才能規(guī)范市場;真正杜絕這些不合法不合規(guī)的現(xiàn)象,還是需要政府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從業(yè)人員長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