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大概都喝醉過,至少看到過身邊的人喝醉后,似乎是變了一個人,性格與清醒時完全不同。人們將這一切歸咎于酒精的作用,實際上,酒精在改變性格方面遠沒你想的那么厲害。
美國《臨床心理學》期刊發(fā)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醉酒之后才是真正的“放飛自我”。

圖片來源:樂酒客
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研究稱,酒精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只會讓人釋放真正的自我,變得更加外向、更歡鬧。
科學家們對156人進行醉酒調查,先分別記錄他們在“絕對清醒”和“醉酒”時刻的性格特點。
隨后給參與者發(fā)放伏特加和檸檬汽水,請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如討論問題、猜字謎,“釋放”一定的人格特征,外圍觀察人員用錄像記錄每個個體的人格特點,進行標準化評估。
觀察人員稱,參與者自我認定的五大人格因素(包括責任心、外傾性、隨和性、情緒穩(wěn)定性和經驗開放性)在清醒時和醉酒時的表現差異,實際并沒有自我感知的那么明顯。
就性格方面而言,唯一明顯的不同表現在“外傾性”,醉酒后的人比清醒時更加外向。
密蘇里大學心理學家Rachel Winograd說:“我們吃驚的發(fā)現,個人在飲酒后自我感知的性格與觀察人員實際看到的如此不同。”“參與者報告稱,醉酒后,覺得自己的五大人格因素均發(fā)生了改變,與清醒時不同,而實際上改變的只有外傾性。”